反智動物:冬天那些皮毛事

反智動物:冬天那些皮毛事

天氣驟然冷了下來,提醒早上開車去飲茶的車主們,開車前留意一下車底和車身有沒有小動物。怕冷的儍貓有時會鑽到車底、車輪,甚至引擎內取暖,開車前檢查一下,可能避免一場悲劇發生。
又濕又凍,不如匿埋屋企抱着滿身毛的朋友互相取暖,我家小狗最喜歡把前腿攝到我大腿中間,不許我走開讓他捱冷。於是我就摸着他屁股的肥肉和短毛看電視。柔軟微溫的皮毛於很多人有種近乎治療的作用,摸着摸着心如止水。
人為何就沒有皮毛?科學家仍眾說紛紜,有說是進化的必然結果,有說是天氣的錯,有說是方便求偶。總之,人類冬天沒有皮毛保暖,夏天沒有皮毛隔熱,麻煩多多,於是乎要找些東西着上身。幾萬年前的某日,某人摸着令人着魔的動物皮毛,想起了一個好方法,自此改變了人類和動物間的關係。
在極地的愛斯基摩人很聰明,他們吃過狩獵回來的熊、海豹、狐狸、馴鹿,不浪費皮毛,動手割下來,稍稍加工後穿到身上保溫。他們沒有時裝概念,純粹獵人本色,生存所需,一套愛斯基摩皮草可以一代傳一代,既經濟又環保。他們在割下皮毛時,念念有詞。因為愛斯基摩人相信萬物有靈,亦尊重獵物的靈魂。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穿皮毛是唯一選擇 。
在每年只有幾天寒冷的香港,我脫下了外衣,揚揚汗濕了的恤衫,陪太太逛街。「小姐,這件衫日本返」、「那雙鞋韓國返」,發覺近幾年貨架上的皮草製品越來越多。不是大片毛毛衣領,就是無緣無故在口袋或掛飾加一條毛,甚至把皮草塞進鞋管裏。
香港人穿皮草,當然不是愛斯基摩人般絕地求生,是純粹的消費。開埠以來,皮草在香港一直是女性身份地位象徵,電視間中還會播的所謂慈善綜藝騷,也會出現些爆炸頭女總理穿皮草戰衣表演貼錢唱歌糟質觀眾,可是剛洗完碗筷的家庭主婦無不趨之若鶩。年末的大小頒獎典禮、乜影展物影展,女明星也還冒着被指摘愚昧殘忍的風險,把狐狸尾巴圍在頸上。我問過身邊的女性朋友為甚麼覺得皮草好看,主要答案分別為:「因為王菲着過」,「因為張曼玉穿得好看」,「LADY GAGA都着」。她們付錢時也念念有詞,因為消費是一種信仰,金錢會使她們漂亮。

天冷時儍貓鑽進私家車的避震被困,好在車主聽到貓叫,叫同事把她救出來。

而在歐洲,皮草業也似乎越來越興旺,皆因大品牌如BURBERRY、VIVIENNE WESTWOOD等在二千年後不知吃錯了甚麼,瘋狂推出皮草產品,一眾潮流信徒惟有死跟。2006年英國候任王妃凱特(Kate Middleton)戴了頂皮草帽看賽馬,雖然公眾輿論譁然,但皮草業界抓緊了時機,說穿皮草是年輕自信,反叛的標誌,於是皮草帽立即大賣特賣。到去年,英國的皮草產品的銷售按年上升了百分之三十。
全球的皮草交易,每年總值超過一百五十億美元,隨便拿一些出來做宣傳推廣,贊助大明星穿一下,就能賣個成行成市,保障這個生意越做越大,亦毋懼動物保護組織的街頭裸體示威。
要把消費信仰變成合乎道德的真正信仰,金錢是萬試萬靈的妙藥。今時今日有人提出皮草是環保的。加拿大人成立了個叫「Fur is Green」的網站,主旨是:「皮草是純天然的產物,是天賜的禮物,是最環保的衣服。」
穿皮草有甚麼好處呢?這個網站詳列了出來:第一, 某個物種自然繁衍的後果,是數量過剩,所以殺掉一些穿上身,可以促進生態平衡,更能稱之為「保育」。第二,加工皮草(染色、除臭)係用純天然物質,比起一般人工衣物用料更少污染。第三,整個過程是人道的,人道養殖、人道屠宰、人道捕殺。第四,皮草養活本土經濟。網站還有展示了某女星參觀皮草養殖場拍下的短片。她看着工作人員拿起一隻一隻貂,掉到毒氣箱裏,還說:「死得很安靜,真是人道的方法呢!」

「Fur is Green」是由加拿大皮草業議會設立,每年營運網站就用上百萬美元。根據國際毛皮業協會數字,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皮草供應國,供應量佔全球百分之六十五。香港每年也舉辦國際毛皮時裝展,亦是內地和外國買賣皮草的重要中轉站。無疑這個龐大產業,有大量的資源,銀彈足以將皮草產業推到雜誌的彩頁、名店的櫥窗,甚至灌輸一種聯想:天冷=買皮草。就像地產商不斷賣廣告,再透過各種「專家」告訴你,有錢=買樓投資,一樣。
要打動閣下去買皮草,很容易,我亦從來不勉強制止任何人,只會直話直說:作為一個對審美有要求的男人,我對穿皮草的女人沒有好感。第一是我對死皮毛敏感,看了讓我痕癢難受;第二是她們都要灑濃重的香水,來蓋住皮草的腥臭味;第三是,你以為這麼多便宜的皮草,真的全是貂和狐狸嗎?在內地拿貓皮狗皮當皮草賣到香港,可是十分平常的事啊。
而如果你願意在冬天開車前,查看一下車底,不願傷及流浪的小動物的話。也許你也願意在付款前想想:鈔票底下犧牲了多少鮮活的生命。又或,你會說「因為這塊皮毛已經處理了,所以不存在殺戮的問題?」

作者:柳俊江(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