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br>近乎完美的牛爽腩 - 李德誠

開心見誠:
近乎完美的牛爽腩 - 李德誠

上星期三我放假,決定要離開中環,吃一些我平日吃不到的美食,於是跳上的士直奔大埔,目的是要吃群記的清湯腩。在香港眾多專賣牛腩的食肆之中,我認為群記可堪稱天下第一。
我從○三年已開始吃群記的牛腩,轉眼已十年,雖然這幾年在中環上班,較少回大埔,但星期三再重返舊地,它的出品水準仍然超班。雖然在食物博客上提及去群記食牛腩要遵守各種不同的規矩,但老實說,它的規矩基本上也是為了更多客人能享受食物,減少輪候時間,若是這樣想,我認為它的規矩其實也很合理。
最重要的是,這十年來我去吃群記的牛腩,每一塊牛腩的水準均達A級,今次我叫了一碗牛面珠伊麪,另外加一碗牛脷拼牛爽腩。牛面珠伊麪做得非常好,面珠每塊也大小適中,麪煮得剛剛好,加上香味十足的葱花帶出牛的鮮味,整碗無論湯、麪或肉也沒有油膩的感覺,真是吃得非常滿意。
牛爽腩每一塊也是筋肉均勻,筋的部份充滿膠質,軟硬度適中,有咬口但不黏牙,肉的紋理鮮明,咬下去完全冇「嚡口」,充滿肉香;用筷子夾起來,每一塊也像藝術品一樣。每次把牛爽腩放進口,享受着肉香、膠質和口感在口中共舞,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牛腩的湯是用牛骨熬,很明顯超越同行幾班級數。自然得來又有深度,沒有多餘的鹽份,沒有肉燥味。牛脷也炆得剛剛好,仍保持咬口,牛脷的油香和其獨特的味道,配合得天衣無縫;若說牛爽腩給我無限滿足,牛脷則給予我無限的驚喜。
群記最厲害的地方,是它能保持每碗的水準,試想它每天賣出幾百碗,每日切幾千塊牛腩,但若留意看,你會留意老闆永遠都在細心地左切右切,務求每一塊牛腩都有應有的口感和肉味,將筋、肥、肉用最完美的比例表達出來。只有像老闆一樣的完美主義者才能做出超水準的牛腩,也難怪群記雖然下午一時才開業,但十二時廿分左右,已有食客早在店外排隊等候吃「頭啖」牛腩了。
十年如一日將每碗牛腩、每份出品都做得近乎完美,這是群記成功的秘訣,為了能享受這個近乎完美的美食,就算走遠一點也是值得的。
精神科專科醫生 李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