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趁後生<br>醫生也瘋狂

跳舞趁後生
醫生也瘋狂

【本報訊】她在急症室工作時很有醫生威嚴,穿着藍色制服加白色醫生袍,分秒必爭救人;但放工後卻搖身一變成為Hip hop舞者。瑪嘉烈醫院急症室醫生盧詠琛,變身舞者時,會隨着強勁節拍搖頭、扭腰、踢腳,工作壓力隨汗水揮走。為了舞動奇蹟,去年停薪留職半年到日本深造Hip hop,「做醫生係我抱負,但跳舞要趁後生」。
記者:陳沛冰

Winsome穿上醫生袍,加上嚴厲的表情,看不出是一名Hip hop舞者。 黃永俊攝

盧詠琛(Winsome),31歲,少年時死讀書一族,甚少運動。02年她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念醫科三年級,首次到英國旅行,於愛丁堡藝術節(Edinburgh Festival)看見一群年輕人跳Hip hop街舞,「覺得好勁,一睇就鍾意咗」。她返港後立即參加Hip hop試玩堂,從此生命中不能沒有Hip hop。
Winsome形容自己愛刺激,但欠缺耐性,所以選擇做要衝鋒陷陣的急症室,但「做到冇停手」也令壓力爆燈。「(病人)惡言相向每日都發生,正常嘅EQ(情緒智商)都做唔到急症室」。節拍強勁的Hip hop成為她的減壓良方,「跳Hip hop講求音樂感,要跟足每個beat(節拍),唔可以甩,又要記舞步」,跳舞令她進入忘我境界,跳完舞便能將所有壓力發洩出來,第二天帶着更高的EQ開工。「聽到音樂開始跳,可以唔記得所有嘢,如果唔跳我會抑鬱症、焦慮症發作」。

去年停薪留職半年到日本深造,令Winsome(左)畢生難忘。

赴日深造舞技半年

Winsome記得,初學跳舞時連拉筋都覺得痛,恒心及毅力令她舞技不斷進步,「七、八年前可以將個頭放落地下轉,不過練咗好耐都係轉得四分之三個圈」。她笑指現在已是「老餅」,不可能再做這個高難度動作。
Hip hop令Winsome的生命變得多姿多采,去年她決定到日本半年,完成深造舞技的心願。「做醫生係一世,40歲以後冇理由仲跳舞」。深造期間一周跳足六晚,「其實好辛苦,但係好開心」。

跳Hip hop能為Winsome(箭嘴示)減壓,還為她帶來一班好朋友。

閒時會友參加比賽

香港近年越來越多Hip hop比賽或表演機會,Winsome與朋友有空都會參加。如09年暑假於動漫電玩節中表演、去年於The Queen比賽獲季軍、今年第四屆GATSBY大賽香港區決賽奪得最佳造型獎。Winsome指獎項只屬其次,最享受與朋友一起揀歌、創作及排舞。
但她說自己性格較內斂,仍未習慣隨街跳舞,「喺街跳壓力大啲,有人睇住唔可以甩(舞步)」。她與朋友曾經數次在沒有預約場地下,晚上在理工大學空地跳舞,感受街舞的氣氛。
Winsome現時每周練舞三至四次,每次個半小時。即使之前一晚通宵當值至翌日早上8時,她返家休息至晚上約6時又上堂,除了要返工她決不走堂。跳舞令她的體能較同事好,會「跳到跳唔到為止」。

Winsome苦練多年,舞技揮灑自如。受訪者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