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造成9死34傷的花園街大火剛好一周年,街坊及關注團體昨舉辦悼念活動,在細雨中獻花悼念當日枉死冤魂。一年過去,火場各種經歷已成災民夢魘揮之不去,部份災民將心路歷程輯錄成書,用文字重現慘劇,提醒本港處處劏房,問題嚴重,數以萬計人每日活在惶恐中。
記者:梁德倫
一年前的凌晨4時許,花園街數個相連排檔遭烈火吞噬,瞬即波及鄰近唐樓。由於該處劏房問題嚴重,走火設施不足下,無情大火奪走9條性命,造成34傷。一年過去,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等關注團體,昨在花園街辦悼念會,現場微雨飄散添哀愁,街坊在默哀儀式後獻花,以一束又一束的白菊代表對逝者的思念。團體代表又在現場敲鑼,希望亡者安息,並盼望敲醒政府重視劏房問題。
當日災民之一、社工巫志勇說,一年過去,全港仍受劏房問題困擾,數以萬計單位「劏上劏」,數以十萬計低層市民要在人身安全受威脅的劏房中度日。他希望政府重視住屋問題,「要取締劏房,一定要有足夠公屋,大家唔使輪咁耐。」
促政府正視住屋問題
巫志勇又自資出書《凌晨4時40分 花園街火災再思》,訪問包括自己在內共四位災民,將各人故事輯錄成書,有人痛失親友;有人親睹昔日鄰居被大火濃煙吞噬;有人控訴種種不公,將過去一年的傷痛化為文字宣洩,有血有肉。
當日在肇事劏房與兒子及兒子女友同住的謝祥坤指,火災當晚正在外上班,於家中熟睡的兒子和其女友,一重傷一死亡,一場火災令一對情侶從此天人永隔,「呢一年嚟我哋仲有好大陰影,家就算免費畀我哋上返去住,我都唔要,實在太觸景傷情。」他又說,現在雖然因特惠政策可和兒子上公屋,但心裏始終不快樂,「間屋要用咁多條人命嚟換。」
另一災民何志偉說,當晚在夢中驚醒,從後樓梯逃生,當時口鼻和手腳熏黑,猶如在鬼門關走了一度;過去一年他常「收埋自己」,幸得社工協助,將傷痛和經歷化為文字,才得以走出陰霾。何志偉稱,希望政府正視劏房禍害,「太多人冇屋住冇得揀先住劏房,一定要解決呢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