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其中一個重要名字,必然是普普藝術(Pop Art),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出無窮創意和詼諧意味,同時亦能予人一份緊貼時代的感覺,融滙於現代化家居之中,更能彰顯藝術品的內涵,感受創作者的時代觸覺。
記者:伍志輝
普普藝術其中兩位代表人物──Roy Lichtenstein(1923-1997)及Andy Warhol(1928-1987),作品將於下周一(12月3日)舉行的「無界:當代藝術」拍賣會上亮相。
Roy Lichtenstein最為人熟悉的作品,正是那些色彩感重的模仿漫畫頭像畫面,今次拍賣的重點作品為90年代創作的《現代風格》,構圖是在80年代簡約室內設計風格的房間內,放置多件20世紀經典家具,還有Andy Warhol的毛澤東肖像,作品完成約20年後的今天,依然具備時代感。
被喻為美國最具代表性普普畫家的Andy Warhol,今次會有一幅完成於1982年的《美元符號》版畫拍賣,不同顏色的美元符號,或多或少勾起觀者對近年大起大落美國經濟的多番聯想。
拍賣會將於金鐘太古廣場1座5樓「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行,還有以神秘弔詭美感見稱的日本草間彌生,以及多位華人及印尼抽象藝術家,包括版畫、油畫、雕塑及攝影作品,拍賣品超過80件,總估值4700萬至6800萬元,今明兩日部份拍賣品會於金鐘太古廣場奕居展出。
備註:文中估價不包括買家佣金。
《美元符號》
Andy Warhol(1928-1987)後期重要作品之一,1982年作。
估值28萬至48萬元
《我們的紅土路》
印尼Ay Tjoe Christine(1973)的抽象油畫《我們的紅土路》,屬於較新的2010年作品,畫家筆下著名的脆弱黑白線條,在大片深紅色塊上起舞,表達現代社會上的疏離及感性。
估值18萬至25萬元
《A系列1號》
曾梵志(1964)的抽象油畫《A系列1號》,為「A系列」的首張作品,展現強烈剛健的暴力風格,亦成為畫家日後廣受讚譽的「山水系列」雛型。2000年作。
估值120萬至220萬元
《構圖No.170》
朱德群(1920)創作於1964年的抽象油畫《構圖No.170》,濃重墨色中間明暗交錯,在黑、白、藍、棕的反覆推叠下,形成山嶽般的一道風景線。
估值380萬至480萬元
《太極系列》
朱銘(1938)的大型銅雕《太極系列》,表現太極拳先守後攻的一式「青龍出水」,動感十足。1991年作。
估值320萬至520萬元
《芭蕾舞者》
哥倫比亞Fernando Botero(1932)的肥胖美學,是顛覆現代崇尚纖瘦審美標準的代表性名字,其創作於2003年的《芭蕾舞者》銅雕,珠圓玉潤的舞者,充滿自信和喜樂。估值275萬至350萬元
資料及相片提供:蘇富比(2524 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