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野:<br>官批圖則 更趨審慎 - 陳超國

環球視野:
官批圖則 更趨審慎 - 陳超國

回歸後,香港經濟一度低迷,連帶私人醫療市場亦受波及,再加上公共醫療系統不斷進步,有私家醫院把預留的發展用地改建住宅,近日政府審計署批評有關土地更改用途的程序,有立法會議員更到廉政公署舉報有人涉嫌利益輸送。
改變土地用途手續繁複,一般先要取得城市規劃的改變用途許可,再向地政署申請補地價改變地契上的用途限制。然而在申請過程中亦可能涉及向多個其他政府部門申請審批,如運輸署、環保署、路政署等,須得到多個部門同意方可正式獲批,其中難度及所須時間可想而知。

梁展文事件影響深遠

現時香港政治敏感度提高,自「梁展文事件」後,官員動輒被指官商勾結,令大部份官員工作態度更趨審慎,亦不願意行使酌情權。審批改變用途或圖則的難度與日俱增,評估補地價金額亦很多時遠高於市場水平。
過去不少新發展項目,是由發展商申請改變用途及補地價而來,農地轉屋地亦提供了大量住宅單位。但現時很多發展商已意興闌珊,再不欲參與申請改變用途的遊戲,對住宅供應有重大影響。
處理發展商申請的政府官員涉及多個部門的專業人士,專業操守及尊嚴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個人資產。但議員在沒有任何實質證據下,便到廉署投訴有關官員可能徇私枉法,涉嫌貪污舞弊,對一向依循法規的官員來說是極大的人格侮辱,更浪費了廉署調查人員的寶貴時間,不但進一步打擊公務員士氣,更不利社會和諧及健康發展。
香港已極度分化,大家更不應胡亂支持官商勾結定的指控,應顧及為港為民服務的公務員的尊嚴及情緒。

陳超國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