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常人3:Coffee+Dessert 果酸鎮得住

啡常人3:Coffee+Dessert 果酸鎮得住

在飲食報道薰陶下,香港人都懂得一些Wine Pairing知識,如海鮮配白酒、紅肉配紅酒。但在咖啡的領域,相關資訊卻乏善足陳,要不齋飲,要不求其襯。其實對的咖啡配對的食物,味道會相得益彰。來學一點Coffee Pairing的原理,別辜負手上一杯咖啡。

記者:劉嘉蕙 攝影:周旭文

意式咖啡方程式

求其,源自不了解。像向西村上春樹說,星巴克以意大利文Tall、Grande、Venti表示飲品的大小是「多X餘」,那些長長的意大利文咖啡名字無解釋說明,也是另一種多餘。今天咖啡連鎖店開到轉角就有一間,又明明每間餐牌都一樣,何解每次都要在餐牌前駐足良久才柯打?因大家都想看懂些甚麼卻從未看懂過,又不好意思問,只好像小學生死記住齋啡是Americano、奶啡是Latte。

Espresso=濃縮咖啡

去過Patrick的店的人,看過那塊簡潔餐牌,大概都想歌頌它的偉大。簡單來說,在連鎖咖啡店看到的名字都屬於意式咖啡門派。最核心的基底,是濃縮咖啡Espresso,Espresso在意大利文解「快速」,經短時間兼高壓萃取,而其餘的乜奴物淘,最淺白的講法是Espresso溝水或奶,比例不同而已。所以要知道一間咖啡店的意式咖啡做得好不好,試它的Espresso吧。

Espresso $25×Tiramisu $35

最濃苦的Espresso跟Tiramisu是天作之合。杯裝Tiramisu是一位意大利師傅的家傳秘方,芝士軟滑、手指餅浸滿咖啡及酒香,味道層次豐富,需要極濃Espresso才壓得住。

Americano=Espresso+水

齋啡 Americano是Espresso溝水,源於二次大戰,身在歐洲的美軍喝不慣Espresso的濃,加入熱水,意大利人看了就以Americano稱之,暗含貶意。另一款齋啡Long Black流行於澳紐,跟Americano成份相同,只是先放水後放啡,不會打散Crema,香氣較濃。有咖啡店稱這類齋啡為Regular或House Blend,濃苦、果酸度低,配果味蛋糕,可突出後者的果香。

Americano $28×香蕉/檸檬蛋糕$20

這裏的檸檬蛋糕,用新鮮檸檬做;至於香蕉蛋糕則必須用熟香蕉,所以不是長期供應。果味Cake配Americano就是一頓簡單清新的下午茶。

Latte / Cappuccino=Espresso+奶

Espresso 加奶的例子有Latte及Cappuccino。Latte在意大利文解奶,一杯Latte通常三分二是奶,少泡;想奶味輕一點,又喝不慣Espresso,可選Piccolo Latte (Piccolo在意大利文即是小)。而傳統Cappuccino,奶、啡、泡比例是一比一比一。這類奶啡,特別香滑綿密,歐洲人愛搭配有牛油的Pastry類包點,互相輝映,不會有一方被搶。

Latte $35×Brioche $15

歐洲人最日常的Latte配搭法。法式牛油麪包Brioche外脆內軟,香港較少地方供應,配一杯香滑Latte,是一個輕午餐。

Macchiato=「弄污」 Espresso

美國還流行Macchiato,台灣人譯做瑪奇朵。Macchiato解「染上污點」,可以理解為把Espresso加兩滴奶「弄污」一點。Latte Macchiato則相反,給你一杯奶一杯Expresso,自己任倒。咖啡初哥,假如不想一步挑戰Espresso終極之殿堂,建議由奶味重的Latte或Cappuccino開始、然後試Piccolo、跟着是Expresso Macchiato,最後才到Espresso。

精品咖啡如紅酒

這兩年開始在港流行的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跟意式咖啡是兩個不同派系。精品咖啡用單一產地咖啡豆,講究地區、氣候、莊園、土壤、處理手法,經多輪專家Blind Test,由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評定為80分以上的才可叫精品。而冲法有手冲、虹吸壺等,每種冲法都會呈現出不同效果,所以也看重咖啡人的手藝。用食物來比喻,精品咖啡豆是和牛,平日冲Espresso用的咖啡豆是普通黃牛,「靚和牛輕輕一灼就食,黃牛才要煮得熟。同樣道理,精品咖啡豆做Espresso,就好似用和牛淥公仔麪。」嘥料也。說白一點,品嚐精品咖啡跟紅酒相似,品嚐的是咖啡豆本身的特色,所以不建議加糖及奶,但也不用擔心味道苦澀,由於沒經過高壓處理,它不似Espresso般濃縮甘苦,卻有特別果酸、花香或各種層次豐富的味道,跟意式咖啡感覺是兩回事。

手冲精品咖啡很講究咖啡師對水溫、力度及手勢的掌握。

精品咖啡 $65 ×榛子朱古力蛋糕 $25朱古力味道Rich,配Latte太Heavy,來一杯有果酸的精品咖啡有助解膩。入門者可選印尼爪哇或南美哥倫比亞咖啡豆。

破解三大迷思

何謂好咖啡、壞咖啡?生活在香港,經常會接收到一些不知從何冒出似是疑非的資訊。就請Patrick為我們逐一破解。

1.貓屎咖啡好矜貴?

咖啡豆是咖啡果的核,傳統用水洗法或日曬法來取核,貓屎咖啡則用另類取核法,讓動物吞食咖啡果,果核隨排泄物排出,經消化系統發酵的咖啡豆,蛋白質被胃酸分解,苦澀盡失,且有奇香。因為罕有、故事有趣而被傳媒大幅報道,被說成高級咖啡的象徵,但Patrick說,在精品咖啡的世界,貓屎咖啡從不在討論之列,「精品咖啡要講求穩定性,要經過好多Round測試取得80分以上,但貓屎咖啡質素受很多因素影響,難以標準化。可以說是罕有,但不能算是精品。」

2.咖啡有酸味是渣嘢?

咖啡本是一粒生果,取果核炒畢就是咖啡豆,理論上有果酸屬正常。從前的咖啡沒酸味,是因為咖啡豆質素和技術低,便把豆炒深一點掩飾,炒走了果酸。而酸又分正和負,正面酸是Acidity,像檸檬汁,負面酸是Sour,像變壞牛奶,味覺能分辨得到。如懂欣賞,精品咖啡的果酸是很精采的。

3.點解要加糖加奶?

二戰前咖啡是家常飲品,歐洲家庭會買生咖啡豆自己炒,加水就飲。二戰後,方便的即溶咖啡成為時尚,產量多但質劣,遂加糖加奶去苦澀。到80年代,歐洲移民將Espresso技術帶到美國,經星巴克等品牌發揚光大,造成意式咖啡獨大的局面。千禧年開始,各地開始追求精品咖啡,反樸歸真。

Knockbox Coffee Company×J'aime bien Patisserie

地址:旺角黑布街21號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knockboxcoffee
網址: http://www.jaimebienpatisser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