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實用面積呎價,哪些屋苑便宜哪些貴,一目了然。至於為何呎價有差距,通常是因為地點、交通、樓齡、設計、用料各異,以及管理質素與費用等的差別導致。但以往只得建築呎價時,會有「錯覺」,以為建築呎價較低的單位必定較平;相反,建築呎價較高的單位必定較貴。
今期以圖表講解(今年第三季末)實用呎價及建築呎價的資料協助選擇合適之屋苑,資訊來自中原地產網站:
A)X橫軸是建築呎價,Y豎軸是實用呎價:同一屋苑,Y值(實用呎價)必然比其X值(建築呎價)高,高多少則視乎實用率。Y值越比X值高,這屋苑之實用率便越低。
B)建築呎價較高,實用呎價不一定較高:明顯例子是駿景園,它的建築呎價比海栢花園、新港城高,但實用呎價卻比它們低,皆因駿景園之實用率比它們高。
C)若一切均等,可考慮實用率較高之單位:例如某買家同樣喜歡大埔中心和牽晴間,可選前者。
買樓仍只用建築呎價來衡量會落後於人。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mailto: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