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人睡一床、廁所煮三餐,這不是本港70年初「包租婆」故事,而是劏房戶慘況。調查發現,劏房戶平均居住面積僅120呎,6成半人無自己床位,有家庭更要四人共睡一床。近四成劏房戶在廁所煮食,煮好後更要分兩批吃飯。社工吳偉明指環境「逼人」,八成劏房家庭曾因爭用空間而衝突。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8月起調查,訪問50個劏房戶,發現一半家庭無獨立房間,八成家庭因為開、關門,更換衣服引發衝突。梁太一家六口住在土瓜灣一個200呎劏房,兩夫婦每晚與兩歲長女、八月大幼女共睡闊4呎半的床;她坦言兩女兒曾因太擠逼而滾下床,擔心自己翻身時焗住女兒,有時寧願睡地板。
鍾太一家六口住在180呎劏房,月租3,500元,14歲長女因居住環境感丟臉,拒邀朋友回家,一直渴望住上「天堂」般公屋。
鍾太指劏房業主正是馬頭圍道塌樓事件的大業主,下年決定要加租1,000元,她苦笑:「公屋等咗八年,我諗到解決方法就唔會搞到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