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擬發展電子教科書以抗衡被扭曲的印刷教科書市場,卻出師不利,30套獲批的認可電子教科書,竟有四分一的格價高於印刷本平均價,當中兩套更高達一成。獲批的出版社,當中竟包括出版要學生學習毛澤東書法的國民教育教材出版社,也有內地人經營的本港出版社中標。
記者:倪清江
教科書售價持續上升,教育局撥出5,000萬元資助非牟利機構出版電子書,每套資助最多一半或400萬元;其他商業公司也可參加,不獲資助,但成品可獲列入適用書目表。
局方收到86份申請,昨宣佈30份通過遴選,涉及13間機構;當中有12套由五間非牟利機構編製,局長吳克儉昨表示,將撥出2,600萬資助,僅及計劃的一半。
吳克儉玩語言偽術
前局長孫明揚當時宣佈計劃時,引述專家報告指電子書標價可比印刷本低兩成。吳克儉昨也玩語言「偽」術,電子書訂價一般均較為便宜,其中地理科價格比印刷課本平均價格更低至63%,拒絕回應是否有電子書訂價比印刷本高。
該局昨晚才披露有八套電子書標價高於相關印刷本「平均價格」,當中六本低於一成,換言之餘下兩本高於一成或以上,但未有透露確實數字,也拒透露價格和資助額。
中標商業機構之一毅恆教育,是由城大、前教職員和大眾集團合資成立,毅恆在國教風波中,被揭為32間天主教教區小學編制洗腦國教教材。另獲批編製小學及初中中文科電子書的華夏文化出版,股東是內地人。董事之一是《明報》所屬的世界華文媒體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張裘昌的世華網絡控股,獲批小學中文和初中生活與社會共三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