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英國金融業管理局昨日批准港交所(388)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消息在港股收市後公佈,不消一句鐘,港交所隨即啟動批股集資8億美元用作支付部份收購代價,由於反應熱烈,即晚加碼至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是港交所上市以來首次配股集資。記者:劉維剛
根據銷售文件,配股價介乎116.1元至119元,較港交所昨日收市價124.8元折讓4.6%至7%;由此推算,配售股數約6554萬至6718萬股新股,等於港交所現時已發行股數6.1至6.2%。負責安排是次批股為德銀和瑞銀。據了解,基金認購反應非常熱烈,不足半句鐘已經滿額,估計最終以上限或接近上限定價。
昨日港交所微升0.4%,報124.8元,成交6.8億元。惟沽空金額竟達3.1億元,沽空比率達45%。消息人士指,不排除有春江鴨基金偷步沽空,然後藉批股「攞平貨」平倉。
每股盈利料攤薄8%
瑞穗證券分析員Thomas Monaco預期,按集資8億美元計,是次批股將導致港交所2013年每股盈利攤薄8%,而股息則減16%。
港交所昨公佈,英國金融業管理局已批准港交所取得LME的控制權,而監管條件已經達成。但收購還有兩項條件尚未完成,首先需要法院批准收購計劃及確認相關削減股本;第二項是計劃須於最後完成日期前成為無條件並生效。港交所表示,法院的呈請聆訊將於下月5日召開,若於當日取得法院批准及確認,預期計劃將於下月6日成為無條件並生效。
是次批股是為收購LME的第二次集資活動。港交所9月曾發行5億美元可換股債券,加上今次批股將共籌得最多117億元,約等於收購價170億元近七成。截至9月底,其股東資金約87億元。
9月曾發債 累計籌百億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收購LME是港交所開拓商品業務的重要一步,並務求此收購可成事。但港交所收購LME引起市場不同反應,認同收購人士表示,收購有助港交所受惠於國內對工業金屬的強大需求。LME去年處理的工業金屬合約達15400億美元,並為主要的金屬如銅、鋁、鎳等作全球定盤價。
反對者則認為,港交所出價太高,因收購價約為LME去年淨利潤的181倍,為高於10億美元金額的最貴交易所收購。雖然港交所的歷史市盈率(PE)28.4倍和預測PE的31.5倍,分別遠高於恒指的11.1倍和10.6倍,但相對收購LME的PE,卻顯得相當低。即使收購順利,市場人士覺得,港交所可能需要5年才可與LME全面融合,發揮協同效益,因此未來數年,港交所盈利可能會遇上不明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