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不能沒有混水 - 利世民

利字當頭:不能沒有混水 - 利世民

混水(Muddy Waters)的Carson Block投降,既然鬥不過大陸民企,就轉戰星洲。今次被看中的,是搞原材料買賣的Olam。
1989年創立的Olam,本來是做花生堅果貿易。93年,被新加坡政府以低稅招徠,Olam遷拆總部。02年上市後,更得星洲國投淡馬錫入股。對星洲政府,Olam和其他原材料貿易公司,都是生招牌。
不過,生招牌卻被玩踢爆的混水看中。
混水說,Olam流動資金短缺。更嚴重的指控,就是Olam像當年的Enron一樣,先賺未來錢;將之前以賤價買入的子公司,和未收成的農產品,都估值入賬。過去三年,Olam有四成收入,屬會計玩意。混水又爆,Olam由08年起不斷靠收購粉飾賬目,但投資項目,大多沒有結果。

無論混水的指控有多硬淨,Olam的隱憂確實也不少,但股價也一定地反映了這些因素。一,原材料貿易,本來就是微利,要以量取勝,除了Olam向上下游發展,幾乎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原材料貿易商,都一樣做過。不過,只要一次逆市而行,足以將多年以來賺來的,一次過輸掉。
二,Olam做出口,有時會賺取當地政府的出口補貼;生意越大,補貼就越多。要是補貼取消,又或者商品滯銷價錢逆轉,到時就真的像Enron翻版,一發不可收拾。

踢爆對象有迹可尋

同樣有趣是,混水選擇踢爆的對象,看來有迹可尋。公司運作的國家,多少有點封閉,而且範圍越闊越好;混水的尋租技法,就是資訊不對稱。二,混水似乎對原材料公司情有獨鍾。也難怪,因為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充滿陰謀論和背後操作。商品企業的鬥法,比小說家筆下的商戰更精采。
混水是破壞派嗎?我倒不認為是這樣。混水錯了,就是大家的上車時機;要是踢中,那豈不是仗義執言?大家可以不喜歡混水,市場卻不能沒有混水。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