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CY講大話<br>區載佳罔顧人命

為保CY講大話
區載佳罔顧人命

【大話特首】
【本報訊】屋宇署署長區載佳昨日首度開腔回應包庇特首梁振英大宅僭建的指控,堅稱處理個案時沒有包庇,前線員工也沒受高層壓力而停止調查。但被問及為何過去五個月僅發信要求業主提供資料時,他聲稱個案沒有明顯危險性。惟謊言在五小時後,當屋宇署人員破牆進入梁宅僭建密室即不攻自破。有土木及結構工程師指,地下密室高2.5米,連同本身1.5米地腳,有可能挖得較擋土牆的地腳還要深,危害樓宇結構安全。
記者:張岳弢 王家文 呂浩然

【鬼祟放料】
連日龜縮避見傳媒的區載佳,昨否認屋宇署包庇特首僭建。馬泉崇攝

連日來首次會見傳媒的屋宇署署長區載佳,昨劈頭已表明「係代表屋宇署同事表達不滿」。他反駁指,署方在處理梁宅僭建個案時沒有包庇業主,前線員工也沒受高層壓力而停止調查,強調有關指控「唔係基於事實」。

傳媒追問 區拒回應走人

不過,區載佳的「義正詞嚴」卻無法為包庇梁宅僭建之嫌開脫。他僅重複早前署方聲明,指今年6月26日有報道指梁宅4號屋地下低層疑有僭建工人房後,翌日派員視察時只發現地下士多房有改動,及外牆某部份位置與批准圖則有出入,但牆身沒開洞或門口,望不到牆身後情況,「只係見到一幅牆,當時的確係無發現傳媒所報道嘅所謂僭建工人房」。
本報在6月28日向屋宇署的查詢,是「有否在梁宅地庫發現一面較新且空心的的牆壁」,翌日署方回覆只是:「無發現僭建工人房或有其他僭建物。」
區載佳死撐指6月28日回覆傳媒時沒提及牆身問題,是按署方一貫做法,「係唔會提供一啲我哋未完成調查工作嘅細節」。
被問及為何過去五個月,屋宇署只四度發信予梁振英時,他辯稱個案沒有明顯危險性,會給予時間業主提供資料,「唔會隨便即刻要打開啲乜嘢去做其他工作」。當傳媒追問業主態度是否不合作、為何當時不公佈等問題,區拒絕再回應及離開。

挖得深過擋土牆 隨時冧

有不願具名而熟悉僭建問題的結構工程師指出,梁宅地底的密室建造時要挖走大量泥土,令密室中空,加上地面又是私家路,密室的負荷力問題嚴重,必須有足夠承托力,因此須建造支柱。究竟全幢樓設計時有沒有計算好樓宇的重量和負荷力,這是一個嚴重的結構安全問題,屋宇署絕不能說成無安全問題,否則區載佳便是失職,公務員事務局亦應調查他是包庇梁振英。
另一名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也指出,由於地庫高2.5米,加上其本身的1.5米地腳,施工時便要挖4米深,極大可能已挖得較毗鄰的擋土牆還要深。他指出,擋土牆是隨山坡「一級級」上,因此擋土牆前的泥土很關鍵,有關工程構成危險,「當年旭龢道冧樓亦係同樣情況,而出現骨牌效應」。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指,傳媒及市民對屋宇署的質疑不是生安白造,而是基於梁振英及屋宇署發表的事實,所作的合理推論,認為屋宇署應虛心及詳細解釋。

【頭耷耷解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