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亞視的絕響 - 曾志豪

來自亞視的絕響 - 曾志豪

或許你當成是一宗普通的勞資解約,但傳媒機構的人事變更,從來不簡單,特別是現在的多事之秋,敏感聯想是情理之內,視若無睹才是太儍天真。
新聞工作者胡燕泳被亞視解僱,這位被網民封為「亞視最靚新聞之花」的主播,月中才在報章撰寫題為〈來自亞視的聲音〉,表達了她對亞視的愛恨關切,也毫不留情的點名批評王征盛品儒的行為。當日文章出街,網絡便有人以「亞視女主播真係博炒」為題。網民不幸言中。文章出街不到兩星期,胡燕泳便被解僱,實在無法不作「秋後算帳」的聯想。
其實一個機構的員工要公開批評機構,要付出很大勇氣。你想想,無綫的藝員夠膽講一句TVB的壞話嗎?
香港電台的員工是很幸福和獨特的一群,工會同事,或某些前線同事,都試過發出批評管理層的聲音,而大家不會擔心被秋後算帳。
因為我們信任管理層明辨是非,更相信公眾的監察力量,是會為傳媒同業打氣,看顧保護發出良知的傳媒工作者。
企業能以堂皇冠冕的理由把你辭退,就像解僱胡燕泳,不需甚麼原由,或者一句「商業決定」已經足夠。但亞視其他員工看在眼裏,還敢再說出「亞視的聲音」嗎?這是對言論自由的重大威脅。內地揭破地溝油的記者被斬死街頭,無人能證實是死於爆料,官方也說與報復無關。大家心照不宣。
當傳媒工作者勇於挺身,指證不公義,我們不能只在一旁俾LIKE讚好,卻任由對方犧牲,只說一句「佢都預咗啦」。
保護傳媒同業的,不是甚麼集體談判權,也不是甚麼終身聘用。唯一可以依恃的,便是社會對第四權的重視,對傳媒的認同和支持。
希望亞視可以解釋,為何來自亞視的聲音會成為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