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br>分辨習李是否權鬥的一句話 - 李平

盡論中國:
分辨習李是否權鬥的一句話 - 李平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在12月初舉行,外界開始關注習近平、李克強主政第一年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其實,這是習李上任後第一個全國性重要會議,是他們第一次展示施政綱領,尤應關注他們施政理念的分歧、磨合,甚至是有否權鬥的蛛絲馬迹。

還看中央經濟會議論調

雖然經濟工作是總理的職權,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角一向是中共總書記,加上現任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總理溫家寶還會出席會議,內定明年接任總理的李克強,今次的角色只是「小三」。因此,李克強上周在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座談會上強調,改革是中國最大紅利、改革就是要調整利益格局,這些論調如果能體現在今次會議,可以說,李克強已抓穩經濟大權。
相反,如果會議強調「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這句話,則表明習近平會主導經濟工作,甚至可以說,習李的權鬥已經開始。中共在1990年代曾一直強調「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也由總書記江澤民擔任,直到朱鎔基出任總理後才接手。2010年2月,習近平在省部級高幹研討班上重提這一觀點,此後理論界、官方傳媒頗多呼應。

今年9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還到廣東就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等課題進行調研,並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會見、支持。劉鶴被視為習近平的文膽之一,十八大前夕到廣東作專題調研,肯定不會無的放矢。
有媒體近日指習李未推新政先搞權鬥,但有北京人士表示,習李目前不會有權力上的衝突。一來習近平已抓穩軍權,沒有後顧之憂,加上個性較謙和,大有可能放手讓李克強主持經濟大政,沒必要學江澤民。二來高層安排人事時,將熟悉金融、財經的王岐山調去中紀委,就是要維護李克強的經濟權威,習近平不會節外生枝。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