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署隱瞞 林鄭六月默許今撇清

屋署隱瞞 林鄭六月默許今撇清

【大話特首】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隱瞞僭建醜聞火燒連環船,涉嫌包庇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承認6月時已知悉屋宇署就梁振英個案採取的行動,但被問到梁有否誠信問題時避而不答,拒絕護主。政界相信林鄭旨在與梁劃清界線。有政黨已提出以《特權法》徹查事件,準備向梁提出彈劾動議。
記者:林偉聰 張岳弢 韓耀庭

林鄭月娥昨午在立法會會見傳媒,對於外界質疑她干預屋宇署執法,她強調僭建執法由屋宇署全權負責,「不存在任何空間俾屋宇署以外嘅人可以指指點點」。
至於屋宇署早在6月時已發現梁宅內有位置與圖則不符的牆壁,但一直不公開,究竟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當時是否知悉?她表示:「就梁生個案,屋宇署採取了的行動及發出了的一些新聞公告,或者對傳媒查詢的回覆,局方是知悉的」,間接承認知悉並默許屋署做法。現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重複同一論調,表示對事件知悉但從未干預。

6月時任職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被指包庇梁振英。何家達攝

為求自保力證自己無插手

一眾「梁粉」連日來用盡各種謬論為梁振英開脫,但當記者昨日追問有關梁振英誠信問題時,林鄭一概封口不答。有記者問及她有否後悔將自己的誠信押在現屆政府,她就一臉尷尬,與她處理唐英年僭建時的態度,明顯有「厚梁薄唐」的分別。
有官場中人直言,林鄭明顯要與屋署「放生」梁振英一事劃清界線,以免這場政治大火燒到自己身上。但該官場中人指,林鄭以發展局只是「知悉」,企圖力證自己任局長期間未有插手放生梁振英,是說不過去,因為事件當時涉及候任特首,執行部門不可能不向局長滙報發現空心牆一事,而林鄭亦一定會向署長查詢,「一係署長講大話,向上級隱瞞真相;一係林鄭明知有疑團都唔出聲,變相默許放生梁振英」,他指林鄭如此急於劃清界線,令不少人不以為然,認為她有自保之嫌。

特首
梁振英

屋宇署署長
區載佳

多名屋宇署職員日前再到梁宅視察。

有線電視昨午引述消息指屋署從未就發現梁宅空心牆向林鄭月娥滙報,她並不知情。本報再向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查詢林鄭是否知道空心牆存在,新聞官表示沒有補充。
工黨李卓人批評,既然屋署要就梁振英個案向發展局滙報,「咁屋宇署就唔係真係咁獨立啦」,他續指,「有時下屬同上司之間嘅嘢,唔要上司出口干預,好多時都係盡在不言中」,假若林鄭沒有積極敦促署方「唔理乜人都依法辦事」,已足以造成放生梁。

議員促使用《特權法》徹查

記者昨向公務員事務局查詢會否就事件調查有否官員瀆職,局方回應稱「屋宇署已發出新聞稿」,不肯表態。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認為,公務員事務局似乎是不想介入事件,容易令人覺得整個公務員系統官官相衞,他認為梁振英、林鄭月娥和屋宇署都欠公眾一個具體交代。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昨去信立法會內務委會,要求明天會議討論使用《特權法》徹查;梁國雄擬向特首提彈劾動議。

林鄭回應梁振英與唐英年僭建言論

2月至3月(唐英年大宅僭建)
刑事調查:
•「會主動調查究竟事實為何,主動調查最終會看到在《建築物條例》下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屋宇署會調配資源,優先到場視察,需要面談的證人可能多達40人……亦需要從技術上取證,包括要決定是否進入構築物搜證」
本身角色:無提及

唐英年約道大宅

6月(梁振英大宅僭建)
刑事調查:
•「我在此時此刻不能代屋宇署說他們有否進一步行動,但我可以講一般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僭建物已經清拆,屋宇署不會進一步提出檢控,這是一般做法」
本身角色:
•「無疑,執法的工作是由屋宇署獨立、專業地處理,但市民對於問責局長是有期望的,問責局長必須要在這些富爭議性的事情發生後,站到台前解釋政府的政策,亦讓廣大市民有信心我們的工作是堅持依法辦事、一視同仁,不會因涉及這些僭建物的業主的社會地位或身份而有所動搖」

11月(梁振英大宅僭建)
刑事調查:無提及
本身角色:
•「就梁先生個案,屋宇署採取了的行動及發出了的一些新聞公告,或者對傳媒查詢的回覆,局方是知悉的,但亦都是止於我們知悉,因為我剛才說了,屋宇署的執法工作是由屋宇署全權負責,並不存在任何空間,可以讓屋宇署以外的人士去指指點點屋宇署如何去進行這些執法工作」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林鄭涉包庇梁振英未解疑團

•林鄭昨上午承認,6月時已知悉屋宇署對梁振英大宅僭建採取的行動,但下午又有人放風指她對空心牆不知情。究竟她是否知道空心牆的存在?

•有消息指屋宇署前線人員在6月曾向上級滙報空心牆,但被指示毋須跟進,當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有否參與過程?

•屋宇署人員發現空心牆時,正值梁班子上台前夕,當時已知悉會出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有否包庇梁振英?

資料來源:本報綜合外界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