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丙肝 紋身者高危

感染丙肝 紋身者高危

【本報訊】本港每200人中便有1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惟八成患者早期無症狀,直至出現消瘦、黃疸及嘔吐等不適才求診,很多時已惡化至肝硬化及肝癌。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胡興正指,每月均接獲一至兩宗丙肝求診個案,有肝癌患者誤以為自己患上腸胃炎,也有人透過體檢發現感染,故建議曾進行紋身等高危行為者,要及早驗血檢查。

患肝癌風險高15倍

胡興正指,丙肝病人患上肝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15倍,全球25%肝癌患者也染上丙肝。他曾治療最年輕的丙肝患者為30多歲男子,無任何病徵,惟驗血時發現肝酵素偏高,進一步檢查發現感染丙肝病毒,由於病人曾紋身,懷疑經此感染。
丙肝屬隱形殺手,雖不像乙型肝炎病毒可致急性肝炎,但可於8至10年內惡化至肝硬化或癌症。他表示,曾有一名59歲男病人,持續肚脹及食慾不振,兩個月內體重急降10磅,初時誤以為腸胃不適,檢查發現患上早期肝癌,驗血更顯示早已感染丙肝病毒,但病人過往無輸血或紋身,故感染原因未明,接受射頻技術清除腫瘤及配合藥物治療,病情受控。
現時沒有丙肝預防疫苗,此病毒可經血液及體液傳播,濫交、共用針筒及紋身等均有機會中招。胡建議市民可最少接受一次抽血檢查,以確定自己是否有感染,並要避免濫交、與他人共用剃刀及牙刷,也要確保針灸或紋身用具有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