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life」推動中文審訊助基層

「Second life」推動中文審訊助基層

【特稿】
郭慶偉一生曾獲不少榮譽,最令他開心的是09年獲香港大學頒發名譽院士,表揚他推動港大法學教育工作不遺餘力。郭慶偉說,在他的「Second life」會繼續致力推動中文審訊,以及提升法律系學生的中文法律語文水準。
近年本港法庭使用中文審訊的案件數目越來越多。司法機構表示,於裁判法院案件中,用中文審訊的案件由09年77%,增至2011年的82%。而區域法院民事案件中,有59%即超過一半用中文審訊,刑事案件則有42%用中文審訊。上訴庭及原訟庭使用中文審訊案件的比率較少。
現時被告或訴訟人均有權向法庭申請以中文或英文進行審訊,法官會考慮案件的客觀情況、能否得到公正及快捷審理等原因,決定採取哪一種法定語文。
郭慶偉表示,培育法律系學生時應雙語並行,「社會好多人需要中文法律服務」。不少基層市民不懂英文,若用中文審訊「起碼聽到、睇到發生咩事,可以了解多啲,可以俾到自己嘅口供同立場,講到個神髓、意思」,對他們也較公平。「就算有好嘅繙譯都好,點解要咁轉折,點解唔用中文?」
郭慶偉表示,法律服務不單是打官司,很多案件只需法律文件往來,若能直接用中文法律語文,能服務所需的市民,大學有責任提供足夠的中文課程供學生選擇。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