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同現時強積金收費很貴,政府正考慮從減低受託人行政費用,以及收窄基金選擇範圍着手,以削減有關費用。
他昨日指,強積金收費偏貴,主因行政費用太高,其中包括缺乏中央化的電腦系統,因此當強積金成員轉換受託人或基金時,需大量人手處理。他強調,強積金收費問題一日不處理,積弊一日不能改善。
作為金融學教授,陳家強認為,現時強積金旗下400多個基金,對一般市民來說着實太多,令他們無所適從,更沒有時間和能力去了解不同基金的投資目標和特性;現時市民選強積金基金只是靠運氣和眼光,而非針對自身退休需要。
他認為,強積金是一項公共政策,市民必須對政策有信心,才能有效推行;強積金因其強制性特點,所以並非處於自由市場,這有別於股市,市民有決定是否投資的自由。故此強積金旗下基金產品必須標準化,才能方便市民選擇和比較,從而減低收費,並能照顧日後退休需要。
不排除設中央受託人
對於積金局主席胡紅玉建議設立非牟利的中央受託人,以減低成本,陳家強不排除這想法,但須詳細考慮此機構的各項職能。他重申,強積金全自由行有望三年左右推出。
至於有建議要求金管局擔當強積金的基金經理,他指這與金管局角色有衝突,因其職能是香港的中央銀行、維持聯繫滙率的有效性和保護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而非為香港退休金追求回報。
陳家強於本月中曾到瑞士路演,以正研究中的中港基金互認計劃作為賣點,吸引當地私人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來港開業。中港基金互認,是指一個基金在香港獲得批准註冊,便可同時在內地銷售,反之亦然。瑞士金融機搆對這計劃很感興趣。他說,若要推出互認計劃,必須在公司法和稅法方面作修改,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