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良心」獲頒港大名譽博士 <br>包致金:23條立法會惹疑慮

「法庭良心」獲頒港大名譽博士 
包致金:23條立法會惹疑慮

【本報訊】香港大學昨日舉行學位頒授典禮,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獲頒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包致金致辭時指出,近年本港司法程序處理人權案件有進步,但前路仍然漫長。對於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認為要完善中央對本港法律的審查制度,他認為檢視屬正常,相信不會影響一國兩制,對本港司法制度仍感樂觀,但23條立法則要非常小心處理。
記者:馬志剛

包致金(左)昨獲港大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由港大校監梁振英(右)主持。易仰民攝

學位頒授典禮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由港大校監、特首梁振英主禮,向七千多名畢業生頒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其中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獲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及去年退役的NBA籃球明星姚明,則同獲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行正門入會場 大方過梁特

午後大批畢業生與親友抵達博覽館,主禮隊伍也陸續到場。梁振英、鄭家純等人從大會特別通道進入會場,避開記者追訪,身穿深灰色西裝的包官卻大方從博覽館正門步入,更稍事逗留與人閒聊幾句,一直面露微笑,之後才由大會人員簇擁入場披上博士袍。
港大讚揚包致金法官向以司法理念開明、表達直率見稱,既堅定又充滿憐憫的判案作風使他有「法庭良心」的稱號;他撰寫的異見判詞是終審法院法官之冠,凸顯他堅持香港司法獨立,反對向北京全國人大釋法,全力捍衞人權,尤其重視表達自由與集會自由;又引用其話語「法律的制訂有很多目的,但沒有一項比宣示、保障和實踐人權更為重要」。
包官獲梁振英頒授學位後,再以人權為題致辭。他說人權是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不可或缺,人權不但可透過民主進程向政府爭取,也可透過司法程序獲得,「特別在民主不彰的地方和時候」。他說近年本港經司法程序處理人權案件有進步,但前路仍漫長。他相信就算環境改變,亦會有新的法律守護言論自由等人權。
典禮後包官接受訪問,回應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撰文指要完善中央政府對香港法律的審查制度和監督權,他表示內地有責任維護香港利益,檢視法律很正常,不代表一定有改動,相信不會影響一國兩制,對本港司法制度仍感樂觀。至於張認為本港要推動23條立法,包官說立法會引起公眾憂慮,要非常小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