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巿場預期本港出口巿場回穩,出口數據卻令人大跌眼鏡。10月份出口總值僅得2970億元,按年跌2.8%,與巿場預期6.2%升幅大相逕庭。分析員指巿場預期太過樂觀,在環球經濟未完全復蘇情況下,出口數據將持續波動。記者:關穎欣
政府統計處公佈的數字顯示,10月出口總值按年下跌2.8%至2970.27億元,是連升兩個月後再度錄得倒退,當中轉口及港產品出口的貨值皆錄得按年跌幅,轉口貨值按年跌2.7%至2921.98億元,港產品出口則跌8.2%至48.29億元。而進口按年升3.3%至3396.99億元,但升幅較9月的14.9%收窄。
外圍不穩前景難樂觀
巿場原先預期上月出口總值按年升6.2%,部份原因是9月錄得15.2%的強勁升幅。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認為,巿場預期太樂觀,他指自去年第三季起,每月出口增長介乎正負10%,「反映環球經濟仍不穩。」他說,目前環球經濟仍未恢復,過去部份月份錄得出口增幅,主要是受到各國「放水」行動刺激,「由於效果有限,故升幅未能長期持續。」但他指有放水支持,已令情況好於08、09年金融海嘯及去年下半年的歐債危機。
至於未來數個月表現,他指農曆新年或能某程度上推動出口,「但巿場仍充斥不明朗因素,如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未解決,巿場將繼續審慎。」他指短期內,環球經濟表現呆滯及各國放水的作用將互為拉扯,短期內出口數據仍將波動。
歐美出口跌幅慘烈
以貨品劃分,上月衣物及衣物配件的出口貨值錄得最大跌幅,達15.9%;電動機械、儀器、用具及零件亦跌8.3%。
10月出口數據亦顯示,出口往亞洲的貨值按年跌1.8%,歐美表現則更慘,出口往德國貨值下跌7.7%,往英美亦分別跌5.5%及2.4%。何文俊預期,未來中港兩地貿易將由亞洲區內貿易尤其東南亞國家推動。
近期美國總統奧巴馬到訪中、日、韓等國亦爭相與東南亞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及老撾建立貿易夥伴關係。何文俊表示,東南亞國家一來開放程度較少,較不受歐美經濟表現拖累;二來巿場發展潛力大,人口亦多,「當地增長並非由熱錢炒作,各國傾向與其合作,亦可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