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決定,害怕朋友行李多是理由之一。到了印度上車下車,轉地方轉酒店等等繁瑣是另一回道理。去緬甸吧……有一晌聲音鑽進我的耳朵。
是的,去緬甸!
過去幾個月,隨素姬女士風塵僕僕自由來去,火上加油的奧巴馬探訪,去緬甸突然大熱避不了,要去快去。朋友經驗,當地旅遊事業遠遠未至成熟,原生美態濃厚,可機票,酒店,旅程……全數交由Agent處理便好,正中下懷,要求法國幫轉方向,到曼谷會合,全程有導遊安排,給自己一回安靜。再者,行程往後退至農曆年前十數天,回程經曼谷留數日,近年時份閒逛當地唐人街是我不厭倦的Hea程。華僑至注重傳統,那上下,整個泰京洋溢一份比兩岸四地都濃郁的過年喜慶氣氛,禮失求諸野,如果有一個理由讓我去曼谷,那肯定是重返老日子的過農曆年的氛圍。
說時遲那時快,未完稿,主意變化幾番,週末就去京都!拜週日蘋果張敏儀悼勞思光,稿末描繪心平氣和遊古都為我定案。這上下去日本是時候,愛國的中國人拒絕去,剛好讓愛國在心裏在精神在還未需要出手行動之前的我們淘一掬清靜。
侄兒回多倫多之前,跑了一趟東京及其周邊,發覺操華語者甚稀,上富士山的旅遊車司機都帶憂慮地評語:過去近百旅遊車的墟冚情況全變,能見10輛也困難……這股冷清正好是印象中的日本,起碼是清水寺,金閣寺,南禪寺及祇園等等以外遊人較少的角落,奈良幽深的林徑,和歌山少為人知的深谷溫泉境。
去摩洛哥的遊人一般目標都放在Fes,Marrakesh。Casablanca 一般人只會途經,轉車稍停,錯失這個「北非諜影」為背景卻沒有半寸膠片在此拍攝的混合魅力城市。從前最叫人迷戀的小城叫Asilah,距離北面法國味濃Tangier一個多小時的海邊城市,地皮貴了,湧來的遊客不單止往昔的歐洲優皮畫人。
去了一趟風大的海邊城市,離開Marrakesh數小時車程,前葡萄牙屬Essaouira。是個每年夏天舉行爵士音樂節,城牆堅厚,棕梠棗樹粗壯,海邊漁人捕捉葡人喜愛沙甸魚的古城。幽幽深深巷陌,不見另有房客的小旅館,選大窗看海的頂層房間,每天超過一半時間,挨着大窗看風,因為自遊,無須為同伴張羅,看書晚了,飯亦免了,關上燈,躺床上聽浪,沙漠邊緣夜風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