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工時倘定40 238萬人受惠 <br>薪酬總開支最多增加552億

標準工時倘定40 238萬人受惠 
薪酬總開支最多增加552億

【本報訊】政府昨公佈標準工時政策研究報告,若將標準工時定為每周44小時及超時補水可獲時薪1.5倍工資,在沒有任何豁免下,全港將有186萬名全職僱員受惠,全年薪酬開支會增加7.4%,達360億元。政府指對標準工時定位持開放態度,明年首季成立專責委員會跟進。商界企硬反對立法,勞工界指現時無償加班問題嚴重,斥報告誇大了立法引致的薪酬成本。
記者:張文傑 白 琳 彭美芳 譚靜雯

接近300頁的報告,由政策成立目的以至豁免準則也提出多個選擇,並根據去年統計處綜合住戶、收入及工時的統計調查數據,分析及估算出如本港將每周標準工時定於40、44、48小時及超時補水可獲時薪1倍、1.25倍及1.5倍的不同影響,總共列出27個相關情景。
在沒有任何僱員豁免下,若標準工時定為每周40小時,全港有多達238萬人,即逾九成僱員受惠。若定為每周44小時及48小時,則分別會有186萬人及132萬人受惠。若將經理、行政人員及專業人員和輔助專業人員獲豁免,受惠僱員數目將減至96萬人(48小時)至143萬人(40小時)不等。
在沒有任何僱員豁免下,假設工時及僱員人數不變,僱主的額外薪酬開支將介乎每年80億元至552億元之間,佔年度總薪酬開支1.7%至11.4%。政府首席經濟主任吳慧蘭說,不同的政策設定及組合,變數可以很大,她強調這是一個靜態評估,僱主及僱員會因應情況作互動,「僱員見有1.5倍人工想加班多啲,但僱主寧願請多啲兼職,咁實際薪酬增幅又會冇咁多」。
報告亦指出,去年本港所有僱員每周總工時的平均數及中位數分別為47小時及46.6小時,不計公務員及外傭,去年281萬名僱員中,估計有66萬人曾超時工作,當中近半即32萬人屬無償加班,這批人士多為經理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等較高技術人士。另外,在保安、零售等六大長工時行業聘用的69萬名全職僱員之每周平均工時,估計為54.6小時,其中以保安業最高,平均達59小時。

職工盟代表到場示威,資方代表何世柱(右)接受請願人士的信件後離去。
程志遠攝

對於標準工時能否於現屆政府立法,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無正面回應。

團體轟報告偏幫資方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則說,標準工時影響深遠,需時研究立法會對本港企業成本及工作文化有何改變,商界仍反對立法,明言不會輕易改變立場。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認為報告偏向資方利益,靜態評估亦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又誇大相關薪酬開支增幅,無視長工時所帶來的巨大社會成本,「長工時引起大量工傷、職業病;父母冇時間照顧子女引起的託兒服務成本、應付青少年問題支出,完全冇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