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管政府又再出招,但樓市似乎未有降溫迹象,連前財政師梁錦松都說:別在香港買樓。住不起千呎豪宅沒有所謂,只要肯花心思,只要有品味,蝸居其實都可以變窩居,劏房也可以入型入格。君不見日本的部屋很多都別致得令人拍爛手掌嗎?最重要是明白無間隔的空間裏,突出單一主題才是設計王道。
記者:蘇麗珊、陳家蕊 攝影:黃子偉、譚盈傑、蔡家輝、劉永發
誰說劏房一定很簡陋?
從深水埗雷生春大廈走前一點,有一幢樓齡33年的洋樓康美樓,單看外觀及大堂陰暗環境,也估不到有位年輕室內設計師Patti住在這裏。Patti於10年前從澳洲修讀建築系回港,起初她住800平方呎的三房單位,但竟覺「聽電話都要跑半天」,說得誇張?三年前,Patti便因這原因,隻身搬到250平方呎的劏房。「我喜歡一手便拿到想要東西的感覺。」原本1,200平方呎單位,劃分為四個劏房,Patti住在尾房,問她夜歸時不怕嗎?她淡定說:「三年來都沒發生問題,而且旺區月租$5,000,怎樣找呢!」
陳舊的大廈外牆,再穿過一道又一道的鐵閘,換來的是Patti自家設計250呎的一片天空!人人以為劏房就是四堵牆加簡陋傢俬,但當設計師的她又怎會馬虎。一入屋就有自製鋅鐵書架,每層只有2mm厚,比一般木書架來得輕巧,設計書籍、小說、相機、收音機都放在架上。「我討厭笨重的厚書架,這個就恰到好處,而且配合我的高度,首兩層較闊,下面三層則較窄。」書架旁放了兒童版Panton Chair,與狹窄的空間互相配合,而且更添個人品味。
走入一點是睡床,佈局有點像酒店,但卻沒酒店那樣公式化。「床頭掛圓鏡,希望令視覺上增加空間感。」床的末端擺放屋主最愛的古箏,而油漆牆換上樹木圖案Wallpaper。「這樣感覺輕鬆點,好像去了樹林般。」為方便自己張貼Postcard及Poster,她特意把瓷磚貼滿近窗的牆身,打造獨一無二的Feature Wall。嫌貼Postcard還不夠特別,愛骷髏圖案的Patti更在浴室玻璃上放滿X-ray的骨頭底片,恐怖?她一於少理。「屋企的擺設裝修很Personal,而擺放的東西更是自己的回憶。」
500呎北歐Home Office
愛看日本家居雜誌的,定必鍾情北歐風格。走進沙田圍花園城的近500呎單位,感覺猶如欣賞日本家居雜誌的示範作。當嬰兒玩具設計師的Ryan一向對Scandinavian Design情有獨鍾,於是便花上10萬元將原有兩房一廳的單位改為全開放式的北歐Home Office。入門位置的凹位,剛好放了張屋主珍藏的Eames Lounge Chair,椅子旁擺滿玩具,幽暗燈光下,給人思考空間。在椅子的前方正正是北歐特色的廚具櫃,兩者拼湊在一起,形成了客廳區域。
主牆塗了復古的藍綠色,配合由兩張木書桌組成工作空間,充滿五十年代北歐的Vintage氣息。細心留意書桌上的層架,原來是設計師特意找來古木,再現場由師傅髹上原始感覺的色調,屬100%人手造。室內設計師Pan說:「屋主因一個人住,最初要求設計為Studio Flat,再加上他收藏很多書及CD,另一要求便是設書櫃。」於是,設計師運用了窗台位置,把兩堵牆改建成書櫃及CD櫃,一次過將屋主所有書及CD Show Off,非常壯觀。那睡床在哪裏?屋主則在書櫃旁放置沙發床,用來小睡片刻。
近500呎的空間,雖然沒有一堵間隔牆,但設計師也可將客廳、工作空間、休息處等清楚劃分,設計Studio Flat究竟有何竅門?Pan解說:「最重要是了解屋主的需要,然後就在他的要求下劃分區域,如客廳的餐具櫃較深色,書桌的則稍為淺色,而書櫃用的是淺木色,用三種不同的木色區分出來。」所以單看這北歐部屋也不覺雜亂,都全賴設計師的低調間隔。
鳴謝:out of stock(2369 6008)
屋細又要房
二、三百呎的空間,想增加私隱度,又可否設一睡房?室內設計師Kevin以315平方呎的單位為例,客廳旁設書桌,而書桌下擺放摺叠式餐桌,滿足了屋主兩大要求。Kevin補充:「設房間的話,最重要考慮整個則是否可行,睡房最好劃分為正方形或長方形,這樣便能把客廳拉長。另亦要考慮睡房面積,因面積會相對一般睡房小,故需在床下設地台,以增加儲物空間。」
平買二手傢俬
選擇蝸居的,多以租住形式居住,租約多為兩年。想慳回租住兩年的傢俬錢,有何選擇?非牟利勞工團體開設的「社區二手店」會把市民捐來的二手傢俬,以抵價出售,如兩座位的皮沙發$100也有交易。回收及傢俬銷售部經理羅生說:「我們主要免費回收尺寸較小、實用、家具結構完整、狀況較新的產品。收到家具後,會先為產品作基本清潔,然後會因應產品新舊程度來釐定價格,一般為產品原價的三分之一價錢。」店舖設深水埗及長沙灣,正正為該區居住唐樓、劏房、公屋的人士提供平價二手傢俬。
社區二手店(2729 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