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特首】
【本報訊】自爆山頂大宅有地下僭建密室的特首梁振英,昨晚終直接回應密室醜聞。對於他6月時否認明明存在的僭建密室,他再度使出「語言偽術」,狡辯密室在傳媒查詢時,已用磚牆封起,他不再「視之為僭建」。有立法會議員則反駁,梁並無還原建築物,而未經申請而建的磚牆本身都屬僭建,批評梁的講法不實。屋宇署昨亦終派人入屋視察,但截稿前仍未交代任何詳情。
記者:林偉聰 韓耀庭 陳雪玲
梁振英昨晚首度就僭建地下密室回應,對於6月時向本報及其他傳媒多次否認有該僭建,他狡辯「僭建處理咗,個僭建就唔存在」,指由於在去年11月已將僭建密室拆除及以磚牆圍封,之後再沒使用,因此傳媒6月查詢時他「沒有視之為僭建」。對於去年備選時發現有僭建,為何不向外界公開?他就重複早前聲明,指「當時無人查詢」;又指過往高官名人發現住所有僭建,處理後都不會公開,試圖「合理化」自己的隱瞞行為。
「唔知道要通知屋宇署」
梁又承認,去年以磚牆封起密室前並無向屋宇署申請,身為專業測量師的他,又以「無知」為自己開脫,指該次是自己第一次處理僭建,認為該工程規模較小,「唔知道要通知屋宇署」。梁昨晚亦透過特首辦書面回應本報上周部份提問,對於本報對照02年圖片,質疑他遷入後曾改建車位上蓋,他昨承認車位上蓋旁的活動玻璃是遷入後加建;至於上蓋本身有否改建,他就指須更多資料才可回覆。對於傳媒繼續追問,替他檢查大宅、但一項僭建都找不到的測量師朋友身份,梁再以「不想牽連其他人」為由,堅拒披露。
公民黨立會議員湯家驊指,如果挖空地下空間作地庫,法律上並非單單拆走結構或以牆密封空間,就代表僭建不再存在,而是須以泥土將空間填滿及築回永久牆壁,才算將建築物還原;他指梁未經申請用磚牆封室,磚牆本身已是僭建,不符原有圖則設計,因此他向傳媒否認有僭建並非全部事實。多次以「語言偽術」回應質疑,湯家驊直指梁振英已陷誠信危機,批評他堅持以書面回覆僭建,意在避免傳媒、立會和公眾監察,是不負責任行為。
事隔三日 屋署終入屋查
此外,屋署在梁振英聲明披露更多僭建物三日後,終採取行動。昨午3時半,三名屋署職員到梁宅調查,由於傳媒未能進入,只能在大宅外視察;從高位所見,幾名屋署職員曾到4號屋車房上蓋檢查,並用尺量度違規放置的大儲物櫃。
屋宇署職員在大宅逗留約一小時後離開,高級屋宇測量師朱煒堯向傳媒交代,稱該署聯同梁振英委任的認可人士,到大宅視察和跟進梁上周刊登的聲明中,提到的兩項違例建築工程,包括4號屋庭園改建為客人洗手間,及4號屋地下低層部份的樓面、即聲明中被磚牆所封的密室。朱稱,該署會根據視察所得資料跟進個案,並稱昨日稍後會出新聞稿詳細交代,在未有回答記者提問後便轉身離開,但屋署至昨晚11時截稿前,仍未有任何公佈。
比較今年2月,屋宇署進入特首候選人唐英年位於九龍塘約道大宅視察,當時署方一共派出六名職員,包括兩名高級測量師,今次梁振英大宅則只有三名職員入內;翻查他們所乘的客貨車車牌,亦非政府車輛。署方測量師亦僅簡單交代,未有提供僭建詳情,難免令人質疑屋署厚梁薄唐。
梁振英昨回應僭建重點
•4號屋的地下密室已封牆及進行過拆卸,所以不再視它為僭建物
•去年11月將地下密室封牆時,因工程規模小,不知道要向屋宇署申請
•不想牽涉他人,不會公開為他驗樓的專業人士身份
•高官名人處理僭建物一向是不公開
資料來源:梁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