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廚房:有誠意 無認證 小農好有機

私家廚房:有誠意 無認證 小農好有機

我們都知道吃有機食物,不但對身體好一點,也對自然環境的損害低一點。然而,香港有不少有機食材皆由外國進口,而且是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包裝成品,即使是真正的有機菜,但路途遙遠,冷藏運來,有益程度也大打折扣。別再盲目相信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了,其實本地也有有機食品,尤其小農的出品,更值得支持呢!
記者:阮芷慧 攝影:伍慶泉

生活在香港,光顧大型超市在所難免,即使想對自己好一點,也不嫌價錢較貴,盡量在有機食物專櫃選購,但買到的有機食材不少還是來自那些工業化的大企業。其實支持本地或鄰近地區的小農生產時令有機食材,更值得支持。
「小農的有機農產品即使沒有有機認證,卻是用心種植,以質素而非產量為先的傳統農耕產物,吃起來才更能感受到食物本來的真味,營養也較高。」Ophelia時常面帶笑容,她滿足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電視、電腦、微波爐、洗衣機,甚至手提電話,閒時就到屋後的花園照顧植物。

主要光顧小農

她奉行「小是美,新有機」的飲食信念,主張不時不食,盡量只買小量生產的食物,如手工食品。在香港即使不是當造期,也能買到一些進口貨。但Ophelia認為,很多時食品供應商為了配合市場需要,追求效率和速度,令食物失真。跟傳統那種以人手、肯花心思、時間和耐性製作而只能小量生產的東西,不論是味道和營養都大有不同。
為了實踐自己的飲食信念,她會種植一些蔬果自給自足,在她大約有三千呎的花園內,不同季節會種植不同的蔬果和草藥,如生菜、龍眼、木瓜、芒果、香蕉和大樹菠蘿等,很多時還會送鄰居分享。至於一些不能自己種的東西,例如米,她會到大埔、北角和灣仔等的舊式街市、米舖購買散裝米。其他食物,她也主要光顧小農,大多能在舊式街市買到。有優質食材,也要有好的烹調技巧才不致浪費,今次她就為我們示範了四種健康的菜式。

Ophelia喜歡在自己的花園裏打理各種植物。

Profile

陳嘉麗(Ophelia Chan),Herbal Bliss創辦人,著有《真味良食》,曾任中大及浸大校外課程健康美容及有機生活導師,亦持有中醫營養學證書。

醃甜燈籠椒南瓜

這個作餐前小食,一流!以不同的香料和紅酒醋煮紅甜燈籠椒和南瓜,酸酸甜甜又開胃。而且紅酒醋含有類黃酮素、前花青素和槲皮素等等,除了能預防血栓之外,更有抗氧化之效,愛美的女士有福了。

份量:2人 時間:20分鐘 難度:★★

材料:
紅酒醋120毫升、水200毫升、有機原蔗糖2湯匙、南瓜1磅、紅甜燈籠椒1個、丁香2粒、肉桂枝1條、小豆蔻3粒(去穀取籽)

做法:
1.南瓜去皮切粒,紅甜燈籠椒切粒。

2.大火煮滾紅酒醋,加水、蔗糖、丁香、肉桂枝及小豆蔻。

3. 轉細火加入紅甜燈籠椒粒煮5分鐘,再加入南瓜粒同煮5分鐘即成。

1

2

小貼士:

建議放凉後放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放入雪櫃凉吃更美味,但宜於兩星期內吃完。

栗子淮山蓮子糙米飯

煮飯不一定要用電飯煲,明火煮飯更可加入喜愛的材料一起煮,省時省燃料呢!如這次就特別加入了淮山。淮山的食用價值很高,李時珍認為淮山「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秋冬乾燥,多吃有助化痰止咳和滋補皮膚了。

份量:2人 時間:45分鐘(不計浸米時間) 難度:★★★★

材料:
糙米150克、水2杯、鮮淮山1/3條、栗子(去皮)5粒、鮮蓮子6粒

調味料:味醂1茶匙、海鹽少許

做法:
1.把糙米用水浸2小時,隔水備用,浸米水留用。

2. 栗子切粒;淮山去皮削片;蓮子略浸水後去衣去芯,切半。

3. 把糙米、淮山、栗子和蓮子放入鍋中,倒入浸米水,加入調味料,用大火煮滾後調細火,煮約30分鐘,其間要不停攪拌以免焦底。

4. 煮好後熄火,略拌勻後加蓋焗10分鐘即成。

柑橘糯米酒煮蓮藕

秋冬時分,又是吃爽口蓮藕的好季節,略嫌平時煮蓮藕的方法有點悶?不如試試這個柑橘糯米酒煮蓮藕吧!用上新會柑,味道較甜較多汁,去核後和蓮藕一同煨煮,味道相當特別呢!Ophelia更建議大家用葛粉代替粟粉打芡,因為粟米大多是基因改造的,天然的葛粉令人吃得更安心。

份量:2人 時間:30分鐘 難度:★★

材料:
蓮藕1節、新會柑2個、糯米酒2湯匙、葛粉1茶匙、有機原蔗糖1茶匙、海鹽半茶匙、黑芝麻少許、熱水半杯

做法:
1.新會柑去皮,逐瓣撕開,去核備用。

2.蓮藕洗淨去皮切片,備用。

3. 燒熱油鑊,以中火炒蓮藕片3分鐘,再加入柑肉。

4. 加入糯米酒、熱水及蔗糖,加蓋焗煮至略收乾水份。

5. 最後加入少許熱水和葛粉調成的葛粉水打芡,加海鹽調味,上碟時撒上黑芝麻即成。

1

2

3

小貼士:

揀選帶泥的蓮藕,比較新鮮。

後記:

既然Ophelia沒有手提電話,如何聯絡她?小記惟有致電她的公司,星期六日也不例外,因在這些放假的日子,她就會把電話轉駁家中固網電話。過程雖然比較花時間,但也證明,有心找一個人,總會找到的;現代人也不一定要跟手機寸步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