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華首日升13% 每手賺$580

翠華首日升13% 每手賺$580

【本報訊】香港首隻「茶餐廳股」翠華(1314)昨掛牌,股價一度急升近兩成,惟後勁不繼,最後僅較以上限定價的招股價升12.8%至2.56元,名氣救不了股價。不計手續費,翠華每手2000股賬面仍賺580元,仍足夠食36個奶油豬。
原以為可挑戰如米蘭站(1150)般高知名度新股首日表現紀錄的翠華,其表現於今年下半年上市新股中僅能排名第四,全因個別小型新股掛牌日表現不俗,其中上月掛牌的新利(1240)首日上市即急升四成,更是截至昨日全年升幅最大新股。
上市首日股價急升一成,除一眾捧場者高興外,多名股東更身家暴漲,其中由外賣仔起家到今日帶領翠華上市的集團主席李遠康,目前透過與兩名執董何庭枝及張汝桃共同持有的合資公司,間接持有翠華28.5%股權,按翠華市值約34.13億元計算,持股市值約9.7億元。

國壽加碼認購人保

至於昨日開始招股的今年「集資王」人保(1339),綜合多間券商資料,首日僅借出約3.9億元孖展,按人保公開發售部份集資額約13.9億元計算,仍未足額,惟據消息人士透露,人保上市17間安排行之一的海通,昨日已錄得約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孖展認購,即已補足人保公開部份集資額,同時人保基礎投資者之一的國壽(2628)更加碼認購,將投資額由原來的1億美元增至1.5億美元。
受人保招股帶動,港滙昨日在午後時段,徘徊在7.75至7.7502間的偏強水平,但未及金管局兌換保證價水平。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估計,人保招股引發機構投資者沽美元購港元,為認購新股作資金準備。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具有國企背景的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計劃趕於年底前來港上市,集資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