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曾問我「口才是如何練成的」,因為他們連日常和他人溝通都覺困難,很多時候找不到共同話題。
口若懸河說話多多不等如口才好,說話多而冇point,只是令人煩厭的噪音。而且只有佢講冇人講的不是溝通,是訓話。口才的確要練,首先咬字必須要清晰,節奏要徐疾有致快慢得宜,聲調抑揚頓挫,最緊要識睇場合言之有物,話題能令同場者有共鳴才會有反應,有興趣交流發表意見,是故必須掌握時事潮流話題,博學多才思路敏捷觸覺敏銳方可對答如流。所以口才溝通豈止說話咁簡單?
就以最常見的開場白「食咗飯未?」為例,大家可知此話來由?舊日生活艱難,有飯食不是必然,此話除了代表關心,還有同理心,是祝福甚至乎是付出。何解?知道對方有飯食當然替他高興,要是他冇飯開,就邀請對方一起食飯,若請不起客,至少也為對方送上關懷慰問,互相扶持。今時今日個個人講你講只是隨口噏,講的求其聽的是但,就完全失去了意思。
試想要是能夠打從心底裏出發關心對方,會否忙到沒有時間食飯,又或者食得好不好會影響身體健康而問「食咗飯未?」,無論答案是食咗抑或未,吃的是甚麼,都不是一句起兩句止的無聊對話。只要肯用心聆聽和認真溝通,從對話中能加深雙方的了解,知道大家的喜好。簡單一句「食咗飯未?」,用之得法是很好的破冰工具,製造話題的好方法。我在下午講座例必以問「食咗飯未?」為開場白熱身,因為無論食咗未都和在座所有人有關,答食咗我就問食得飽唔飽,答未食我就問點解唔食,我有何「後着」,大家可有興趣嘗試作答?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