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特首】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周五「開誠布公」,承認貝璐道大宅四號屋早存在200呎僭建地下密室,更於去年參選特首前「毀屍滅迹」密封密室。政府雖有既定程序處理僭建個案,但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卻放軟手腳,特首自爆新僭建至今已三日,當局仍未派人入屋重查僭建,與當日唐英年被爆僭建的迅速執法行動形成對比。立會議員湯家驊轟當局選擇性執法,破壞本港法治精神,促陳茂波履行職責。
記者:鄭啟源 陳雪玲
梁振英上周五在聲明中,自爆大宅尚有三處從未公佈的僭建,包括四號屋地下的200呎密室。不過事隔三日,屋宇署仍不敢對梁振英新公開的僭建採取任何執法行動。梁振英昨早出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慈善跑活動,全程龜縮拒絕交代有關疑問。屋宇署昨回應本報查詢時只重複前一日答案,會跟進及研究相關資料。
曾優先處理唐宮僭建
房產研究中心研究員、理工大學客席講師姚松炎指,在特首選戰期間,唐英年的九龍塘約道大宅被踢爆僭建,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明,屋宇署如收到舉報或傳媒查詢僭建問題,而僭建物業主涉及社會知名人士,署方有既定程序優先處理,「今次咁多日都未執法,有乜原因唔跟程序做?」
姚指《建築物條例》賦權身兼建築事務監督的屋宇署署長執法,署長有責任盡快決定是否要進入梁宅,重新調查僭建情況,「冇理由監督都唔做決定,係咪公眾唔夠關注就可以唔理住?」他指現時梁振英雖用磚牆密封僭建密室,但工程事前未獲屋宇署許可,也涉違規。
今年2月唐英年被踢爆僭建,屋宇署即迅速到「唐宮」巡查。到6月,梁振英當選後也被揭發寓所有多個僭建物,但當時林鄭月娥的態度明顯軟化,而屋宇署入屋後也只找出六處僭建物,並未發現新曝光的地下密室。如今署方再採取「拖字訣」處理梁振英個案,更令人質疑厚此薄彼,執法不公。
前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劉秀成表也質疑署方雙重標準,「即係同唐英年嗰個(僭建)一樣啫,只係你呢個細啲……唔理係特首定邊個,都應該一視同仁。」他指梁振英大宅存在多項僭建,屋宇署有必要到大宅巡查,了解建築物會否存在安全問題,不應厚梁薄唐。
議員狠批選擇性執法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批評,陳茂波上任時口口聲聲會對僭建問題嚴格執法,但對特首僭建特別「手軟」,出現任意執法、選擇性執法問題,破壞法治精神,促陳茂波盡快執行應有責任。
坊間盛傳屋宇署前線人員在今年6月兩次巡查梁振英大宅時,有人曾經發現隱藏於四號屋地下密室的空心牆「有古怪」,但向上級滙報後被指示不用跟進,令事件不了了之。
有熟悉屋宇署運作的官場人士認為,梁振英的地下密室照理可瞞天過海,他卻選擇在上周五交代已曝光僭建時,一併自我引爆,為梁班子拋出新炸彈,相信關鍵是屋宇署就其大宅的僭建報告內,很可能提及了前線人員對該幅空心牆的懷疑,「紙包唔住火,難保份報告有日會曝光。」不排除梁振英權衡輕重後,索性主動自爆另一個僭建地下密室。
有測量業人士估計,屋宇署前線人員當日進入梁家大宅後,發現該幅簇新的空心牆時已起疑心,但由於他們沒有權力即時拆牆驗證,只能將所見向上級如實滙報及寫進報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