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上門檢查 急症室使用率降七成<br>在家虛擬病房創三贏

護士上門檢查 急症室使用率降七成
在家虛擬病房創三贏

【本報訊】病人長期住院會因生活質素欠佳,失去對抗頑疾的鬥志,影響病情。瑪嘉烈醫院去年推出「護養在家」先導計劃,為心臟病、呼吸衰竭或末期腎病等病人於家中設立「虛擬病房」,由社康護士定期上門提供到會檢查,如即時心電圖或超聲波檢查,監察病情,成功將病人住院日數及急症室使用次數,降低約七成;病人家屬壓力也大減。

記者:陳凱迎

護養在家先導計劃的服務對象為居於葵青或荃灣區、患有中度至末期程度慢性疾病的患者。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蘇家駒表示,參加計劃的病人出院前會先接受評估,並要有家人照顧及自願在家接受護養。
有關計劃可同時服務最少13名病人,蘇家駒表示,社康護士會於病人回家後,每天透過家訪或電話覆檢病人病情,並提供到會檢查,如為心胸痛患者提供即時心電圖檢查、為尿瀦流病人進行即時膀胱超聲波檢查,或為病人治理缺水症等,倘發現病人病情有異,可及早將病人送回醫院。照顧者倘發現病人情況轉差,也可隨時聯絡護士。
他形容,計劃猶如於病人家中設立「虛擬病房」,讓他們可走出醫院,回家與家人共聚天倫,「對呢類病人嚟講,生命數量不及質量緊要」。
該院分析去年10月至今年9月期間,參與上述計劃的80名病人情況,共涉及2,820人次家訪。病人年齡介乎38至95歲,41%病人足不出戶。所有病人中,患有心臟病的佔近半數,其餘的包括慢阻肺病及呼吸衰竭、癌症和末期腎病患者。結果顯示病人使用急症室的次數由參與計劃前的169次下降68.6%至53次,住院日數也由994日下降72.5%至273日。患者家人的壓力指數,也由19.53分下跌至12.47分,有明顯改善。

聯合醫院有同類服務

蘇家駒指出,先導計劃暫未能覆蓋區內所有合資格的病人,該院正檢討計劃成效,以決定未來是否擴大服務額。
除瑪嘉烈醫院外,聯合和九龍醫院也有提供同類服務,其中瑪嘉烈醫院憑此計劃,今年獲得亞洲醫院管理顧客服務組別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