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聲色:<br>政治歸政治 藝評歸藝評<br>──澳門當局拒藝評人入境打壓疑雲 - 周凡夫

蘋果聲色:
政治歸政治 藝評歸藝評
──澳門當局拒藝評人入境打壓疑雲 - 周凡夫

香港資深劇評人,現於浸會大學任教的鄭威鵬博士(筆名小西),錯失了一次揚名港澳,甚至國際的機會。11月18日下午他自香港抵達澳門氹仔北安碼頭,被拒入境,隨即被遣返香港。

小西在香港劇壇資歷不淺,為此,澳門民政署主辦的澳門城市藝穗節已連續多年邀請他出任駐節藝評人,以求帶動澳門的藝評活動及提升澳門的演藝欣賞。當日他正是以駐節藝評人身份赴澳,按主辦機構安排觀賞當日下午在氹仔君怡酒店演出的環境劇場節目《貼心酒店》。當日澳門出入境事務廳發出的「拒絕入境通知書」,指出「有強烈迹象顯示」鄭博士「企圖入境澳門特別行政區從事危害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便確是莫名其妙了。

拒絕入境打壓藝評讓人震驚

澳門年來以此理由拒絕訪客入境,針對的都是帶有政治背景的人物,原因都和政治有關。小西既無任何政黨背景,亦無從事政治活動,當日他在北安碼頭被拒入境,已聯絡得澳門民政總署負責人證明他的駐節藝評人身份和訪澳目的,但仍無法放行。這樣子看來,澳門特區政府的「政治敏感症」已禍延文化藝術,開始出現打壓藝術評論的「白色恐怖」,便明確不過!
由於駐節藝評人計劃,是與簡稱IATC的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合作的活動,小西亦是協會董事會成員,為此,當日協會對澳門當局以這種粗暴手法來打壓藝評活動,干預藝評自由的做法感到震驚。董事局主席張秉權與大多數成員都認為要對此事表明立場。最簡單的做法是一如其他被拒入境的人士那樣即時召開記者會,申明協會保衞藝術評論自由,不容打壓藝評的普世價值。
筆者身為協會副主席,在震驚之餘,更感到怪異。怪異處在於同日已有具有政治背景的港人訪澳被拒,估計與當日澳門西灣湖的示威活動有關。小西被拒,看來很大可能是「點錯相」殺錯良民了!然而,即使IATC向港澳兩地政府及相關機構組織發出書面聲明,要求澳門特區政府澄清事件,有關方面亦絕不會承認(即使真的是搞錯了),只會用「不會評論個別事件」等官樣文章來回應,甚至不理不睬,這已是世界各國政府涉及「國家安全」時,按照法例的「合法反應」。可以說,這一系列行動,全都是可以預料結果的政治手段,仍是無法得知真相,無法澄清。

「歡迎來澳」圖除打壓疑雲

為此,IATC董事會各成員透過電郵、電話多方溝通後,決定致函承辦今年澳門城市藝穗節的澳門音樂力量,合辦是項活動的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查詢有關事宜。要求向澳門當局要求解釋。其實,了解澳門政情者都會知道,這同樣只是表態的做法,亦不可能得知真相,最後仍只得不了了之。
但無論如何,這次事件讓人看到的客觀事實便是針對要到澳門從事藝評活動的人士,產生對澳門的負面影響便是澳門執政者在政治敏感時刻,藝評亦難以包容!在這種政治環境下,澳門要發展成為國際級旅遊休閒城市,要發展創意產業還有希望嗎?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於事發後第四天,IATC向澳門「合作夥伴」發出公函的同日,到澳門找得老朋友,直接將情況向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高官反映查詢,望能了解實情,箇中是否有誤會,以求澄清澳門當局對藝評的態度。事隔大約兩小時後,高官就此事發了短訊給友人,共七個字──「已辦妥,歡迎來澳」。友人再致電該位高官,望能進一步澄清小西被拒入境是否「點錯相」,真的是搞錯了?高官的答覆是細節毋須再談了,短訊講得很清楚,歡迎來澳!大家應該明白了。
對,高官的答覆亦應是當前當事人小西最關切的事:能否再進入澳門?高官的四字答覆是正面的。然而,小西既然未能觀賞11月18日的節目,11月25日的駐節藝評人總結座談,豈非只可以和大家分享被拒入境的感受嗎?為此,高官的回應是否可信,亦因小西已無須赴澳而無法證實。這次澳門當局打擊藝評疑雲,似乎亦只能以這種非官方、非政治方式來釋疑了。
或許政治歸政治,藝評歸藝評,是一個「正確」的做法,但當藝評問題遇上政治,用政治手法,還是非政治手法來處理,亦會是見仁見智的事。小西和IATC或許能接受這種釋疑方式,但作為這件「誤中副車」事件(此一定性仍只能算是推測)真正受害者的澳門,會否就此不了了之呢?日後可會有方法防止再有同類事件發生呢?
(本文只是筆者個人觀點,和IATC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