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昨證實,國產的航空母艦艦載戰鬥機殲15,近日完成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升降訓練。解放軍專家指,雖然軍方已掌握戰機在航母上起飛、降落的技術,但要形成戰鬥力可能還需要四、五年。
中國航母交付海軍後,各國關注其訓練狀況,特別是表明航母會構成「極大威脅」的日本。新華社的照片顯示,塗上黃色、未有海軍迷彩的殲15戰鬥機,從航母甲板上開足馬力,衝上微斜的甲板升空,降落時則用機尾的鈎,鈎住甲板上的鋼索,在數秒內將速度減至零。報道未有透露具體訓練時間,但照片顯示,訓練時藍天碧海,天氣良好。報道稱機師在訓練時已掌握了在大側風、低能見度、不穩定氣流等條件下的偏差修正動作要點。
第一次試飛即成功
最少有五名機師參加了這次訓練,他們都是首次在艦上升降。各人在第一次試飛,便能成功。軍方指他們挑選機師的過程,與挑選太空人相差無幾。他們都是來自海、空軍,必須在35歲以下、飛過五種飛機,最少有1,000小時飛行時間,其中一半必須是第三代戰鬥機。機師確認能試飛之前,必須通過四關嚴格測試。第一位完成訓練的機師戴明盟,本身是前東海艦隊海空雄鷹團副團長。
遼寧號今年9月,才正式交付海軍,兩個月內訓練進度超乎想像,海軍專家張軍社大校認為,航母上目前仍有很多系統、其他飛機要進行試驗,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具備戰鬥力。
新華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