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78歲的黃先生因患有嚴重慢性阻塞性呼吸疾病,要長期留院治療,過去三年的生日,他也是卧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直至今年,他參加了「護養在家」先導計劃,終於可以回家與家人一起慶祝生日。
瑪嘉烈醫院社康護士資深護師孫丹引述黃先生的妻子說,未實施護養在家計劃前,丈夫即使間中可出院回家休息,也會預備好一個「走佬袋」,隨時預備病情轉差要緊急返回醫院,「對佢嚟講屋企似旅館」。但自從在家設立虛擬病房後,丈夫可安心在家休養,家人照顧壓力也大減。
減少病人感染風險
孫丹另舉例指,一名因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而無法自行呼吸和吞嚥的65歲女病人,以往因需使用呼吸機及胃喉而長期住院,更因此情緒低落,缺乏生存意志。參加上述計劃後,女病人可回家與兒子同住,生活質素提升,也可減低因長期住院帶來的感染風險。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