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振英大宅證實有僭建「密室」,屋宇署卻未有如處理唐英年九龍塘約道大宅僭建地庫般,主動展開刑事調查是否有人違反建築物條例。有工程師質疑,屋宇署今年6月調查梁振英大宅僭建時,對僭建密室竟「睇漏眼」,令人懷疑屋宇署是受高層指示而故意放生。
主動查唐 無跟進梁
屋宇署對梁振英及唐英年僭建問題的處理,一直有厚梁薄唐之嫌。唐英年大宅今年2月被揭發僭建地庫,屋宇署隨即派出六人持圖則入屋調查;屋宇署長其後宣佈,由於地庫是發入伙紙前已經建造,可能觸犯建築物條例,屋宇署會主動調查,傳召30多名有關的工程人員問話。當時時任發展局長的林鄭月娥更表示,不會批准地庫還原,以防僭建證據被銷毀。目前仍在調查。
到今年6月,梁振英大宅被揭發多處僭建,屋宇署入屋巡查兩次,公佈發現六處僭建,當中亦包括地庫。發展局前局長麥齊光其後表示,屋宇署已批准將僭建糾正還原,亦不會刑事調查。到前天,梁振英承認大宅還有一個僭建密室,但屋宇署未有採取任何跟進行動。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表示,今年6月已去信屋宇署,質疑由屋宇署調查候任特首,屋宇署直屬上司又是日後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有角色衡突嫌疑,應外判獨立人士負責個案。
林鄭屋署失公信力
黎廣德指出,屋宇署當時曾兩次入屋,嚴謹的檢查應可發現該僭建密室,但屋宇署專業人員竟「睇漏眼」,令人懷疑是否有高層指示放生;現時密室曝光,令當日負責調查的屋宇署及林鄭也失去公信力,立法會應插手調查,其中一個重點是屋宇署當日是否有嚴重疏忽或故意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