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新畿內亞大學醫學院的開國元勛;滿頭花髮,年近70,仍堅持着在醫學院教學和臨床的工作。當地醫學院人手編制本來單薄,近年中堅分子流失更是嚴重。老頭子是中流砥柱,當地上上下下的醫生都是他的門生。
兒子正在努力完成外科醫生的專業培訓。大概因為媽媽是荷蘭人,有歐洲人的遺傳因子,兒子長得熊腰虎背、氣宇軒昂,足足比爸爸高出整個頭。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他身上,口中雖不說,眾人心中都在冀望小伙子能克紹箕裘,繼承父業。
兒子曾在臉書(facebook)上留言:「我人長得比爸爸高,但我卻總感覺我站在他的影子裏。」
我回答:「當然啦!你爸是我們心中的巨人!」
爸爸突然中風,不能行動,不能講話,躺在深切治療部的病床上。兒子坐在床邊一籌莫展。
實習醫生悄悄的走到床前,囁嚅地說:「我想替他抽血。」
兒子:「好!來吧!」
老人家已吊了幾天鹽水,臂上的血管經已用盡。實習醫生雞手鴨腳,找了半天都找不到血管,急得滿頭大汗。
兒子:「看不到的血管往往能摸得到,你試試這裏。」兒子的大手輕輕掃着爸爸瘦瘦的、滿是針孔的手肘。
實習醫生:「……」
兒子:「我看我還是先出去走一圈,免得你心情緊張,你慢慢來!」
兒子後來在臉書上說:「爸爸終身以教學為己任,我深信他不會介意我以他的身體作教材!」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