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正副選都是近期曾推介的股份,經升後整固完成,又是加碼或翻兜的好時機。中材股份(1893)上周五緊隨水泥股啟動追落後步伐,股價重越10日線,技術指標轉強,向短期目標3.28元及中期目標4.34元進發,較上周收2.41元,預期升幅分別達36%與80%。
本欄10月28日分析中材時,股價為2.43元,五個交易日後升至2.64元,其後隨大市調整而回落至2.25元,現價2.41元,反彈7%,可確認2.25元是另一個較高的浪底。
第三季業績改善
中材是不計台資及內地民企水泥股中,PB最落後的國企水泥股。2007年底來港上市,招股價4.50元,最高升至12.46元,至今仍潛水46%,比歷史高峯更低達81%。
以2008年底每股NAV 1.902元(人民幣.下同)計,當年PB曾高企5.24倍;現以今年6月底NAV每股2.97元,折約3.71港元計,PB只有0.65倍,較高峯時折讓88%,反映出那些年太瘋狂,而今日則過度悲觀。
中材H股市值270億港元,與水泥龍頭安徽海螺水泥(914)H股市值330億港元十分接近,但後者今年6月底NAV每股8.521元,折約10.65港元,現價25.65港元,PB達2.41倍,反映出中材PB折讓73%實在過度。這個「不合理」現象,預期終有大幅「撥亂返正」的一天。
導致中材股價由雲頂掉下,今年迄今仍要再跌12%(同期H股指數升6.7%,海螺更累升14%),主要是2012年度(12月年結)上半年營業額僅增3%至229.8億元,盈利更因水泥及新建材毛利率下降而大幅倒退,僅報1.82億元,跌幅達76%。
踏入第三季有所改善,令今年首三季營業額雖仍錄得3.5%增長,盈利僅報3.05億元,按年仍減達76.4%。
以中材第三季利潤1.23億元,已佔首兩季的67%計,只要第四季保持此水平,全年盈利預測4.28億元,比上年度的14.6億元,仍減少70.7%;每股盈利0.12元,折約0.15港元,現價預測PE 16.1倍,與海螺預測PE 16.8倍相若。
水泥市場經上半年低迷過後,下半年可望逐步好轉,而中材的「催化劑」在於新建材方面,預期風電葉片、玻璃纖維與多晶硅熔煉器等產品的市場大幅改善,有助今後兩年盈利恢復增長。
大股東背景雄厚
中材由大股東中國中材集團持有內資股,H股最大股東是社保基金,持有8.1%,其次是Lazard Aeset Mamagement持有7.86%。
中材是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由中材集團聯合其他機構如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及泰安市國有資產等組成的上市公司,背景雄厚,可以相信在水泥市場回復景氣時,加上母公司總資產逾900億元,擁有三大主導產業,技術優秀,可隨時注入中材,其低價買入機會可能稍縱即逝!
四環爆升博翻半番
2)德銀將四環醫藥(460)目標價定於4元,以目前條件與股價走勢評估,達標機會率頗高,而且一旦突破中長期首個反彈目標3.92元,最終可挑戰4.78元,較上周收3.07元,翻半番可期。
本欄今年9月5日在2.96元推介四環,短期睇3.60元,於10月24日升至3.16元後於2.94元與3.10元間橫行盈月,10周線已觸及20周線,中期升浪爆發在即,是加碼買入最佳時機,可將短期目標上調至3.92元,中線則睇4.78元,因此德銀提供的目標價僅是「中途站」!
心腦血管藥龍頭
四環產銷心腦血管藥品,為內地同類產品的龍頭企業,2012年度(12月年結)上半年營業額中91.9%是來自這類藥品,市佔率7.5%,領先第二位達2.7個百分點,但四環不甘於只守於龍頭地位,最近進行重組,透過收購大力開發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預期2012至2014年度每股盈利複合增長率逾20%,以2012年預測可調高為0.191元人民幣,折約0.239港元計,現價預測PE為12.8倍,較同仁堂科技(1666)預測PE 23.5倍,折讓達46%。四環第二大股東是大摩旗下基金,長期持有7.5%,可見對其前景信心十足。
高彰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