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老人家因中風和跌倒而不良於行,須終日與柺杖、輪椅為伴。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11年間以繪畫、書法等藝術治療協助逾4,500人次,受惠者主要為骨折、中風的長者。駐院一級職業治療師黃美琴表示,繪畫訓練病人手眼協調,加快康復進度,亦讓長者暫忘傷痛,抒發心中鬱結。
73歲的楊偉賢兩月前失足跌倒,送院後確診股骨骨折。除每周做物理治療外,他還參加了中國畫班,笑言:「我咁大個人都未試過畫畫,呢幅想畫楊桃,但家唔知畫咗啲乜」。畫畫班可以結識病友,因而成為他最熱中的活動,「導師一打電話嚟,就好想畫畫」。69歲的余梓榮今年7月輕度中風入院,中風對他的打擊極大,「覺得自己大限將至」。其後他嘗試參加中國畫班,病情好轉,現時已毋須拄柺杖。他說:「呢幅畫我畫多個太陽,好似家心情咁,太陽出返嚟」。
青衣港鐵站展覽作品
駐院的一級職業治療師黃美琴表示,病人在繪畫時訓練手部功能和思維,讓病人忘記身體病痛。她表示:「病人成日卧床,日子過得好枯燥,藝術治療幫佢哋抒發內心感受。」醫院計劃周一、二在青衣港鐵站展覽藝術治療病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