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仍充滿爭議,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表示,會修訂部份發展項目,包括將公營房屋比例增至佔整體房屋數目超過一半,絕大部份私人住宅是中小型單位,以及加入「港人港地」條款,但有團體批評政府玩數字遊戲,公私營房屋土地面積是二八比例,有誤導公眾之嫌。
加入「港人港地」條款
陳茂波昨出席青年高峰會議時表示,政府已重新審視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並修訂部份項目,包括以往該區只有5萬個公屋單位,現時會加入居屋,公營房屋佔整體房屋比例超過一半,最快2022年首批公營房屋落成,但暫時不會規定公屋及居屋比例,以保持靈活性。私人住宅單位會以中小型為主,並加入「港人港地」條款,與原有規劃不同。
陳茂波又指,為增加土地供應,短期除考慮將36幅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轉為住宅用途外,亦會檢討活化工廈政策,短期會將利用荒廢工業及綠化用地,長遠要移山填海發展新地區。
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成員陳劍青表示,東北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土地面積是二八比例,因私人住宅密度低,實際上大部分土地撥作建豪宅。政府如何落實「港人港地」未有定案,便經常以此作宣傳,是想進行政治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