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新推的加強版壓市雙辣招快滿月,樓市交投已劇減,代表本港絕大部份地產商的地產建設商會,也向政府呈交長達6頁紙的意見書,針對性挑戰BSD(買家印花稅)辣招,重申措施對本港經濟及最自由經濟聲譽的損害至深,似有威脅政府之意;同時提出八招反建議,測試政府底線。不過屬政府房策諮詢組織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委員會多位委員,則力撐政府要有執行措施壓市的決心,態度強硬。 記者:林志光 程俊華
該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地產商「鍾意」自由市場,新措施不單影響本地物業市場,甚至予國際投資者一個錯誤訊息,政府隨時將無形之手,擴至其他行業,會損害香港,悠久以來作為自由港的聲譽。
轟樣樣管 地產商冇得做
自從再推新招後,過去一個月的一手及二手成交已即時下跌約80%,代理行業已首當其衝。他曾跟四大代理行高層接觸,再過多數月如無改善,估計代理數目會少三分一,影響還擴至其他行業。本港現時經濟也非十分鞏固,「整低作為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的地產行業,成個經濟都會有連鎖反應」,失業率會飆升。
現時約130萬個業主中,部份還正供樓中,如政府不斷有政策,他不抹殺樓價可能會大跌,屆時中產一族便「好凄凉」。
他說,如果「政府樣樣嘢都要立例(去管),咁香港完㗎喇,(地產商)冇得做㗎喇」。不過,他相信「藥石亂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非新一屆政府採用的處理手法。
長策會:隨便改損政府威信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之一兼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有關措施才公佈不足一個月,太早作任何的調整,特別是由地產商提出,將予人政府被迫讓步的印象,以後再推行任何措施或政策,皆可能「有價講」,傷害政府信譽。
地建會的建議中,他只贊同發展商收購舊樓重建上,可獲免BSD的三項條件,即40年以上樓齡、或純地盤,及已持有80%以上業權。因既不妨疑正常收購重建活動,更有助更新社區,改善居住質素及增加供應。
長策會委員蔡涯棉及黃遠輝等早前也指,政府不應在措施剛推出後不久,未知成效便隨便修改。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該局會細閱該會的建議後,才作回應。政府亦會就新例下的一些具體豁免細則,盡快在明年初提交有關草案修訂時,向立法會交待。該局局長張炳良日前也強調,兩辣招推出後,樓市稍為穩定,但仍須時間觀察成效。
地建會最贊成全面取消BSD,如不能,該會建議本地永久性居民作董事或股東的本地公司,在每年宣誓一次下,以及買3000萬元以上豪宅的買家,均可免付BSD。另收購舊樓重建,或持有物業20%逾5年,都可免BSD。該會又要求為BSD設下施行期限;及建議對首置業者提供免付印花稅及將按揭成數提升到八至九成。似乎地建會對BSD極為反感,意見下下針對,但似乎政府內部已立定決心,大幅修定的空間有限。
各界意見
運輸及房屋局:詳細研究後才回應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
免徵豪宅買家稅款,加深仇富情緒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關焯照:
除收購舊樓免稅可取外,其餘都難接受
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
不認同買得起豪宅有錢人免稅,徵稅原則應一視同仁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王國興:
豁免豪宅買家印花稅,一旦豪宅價升高,其他樓都有可能被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