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不一定要打鑼打鼓,但偏偏近年的婚禮趨向商業化、無必要的隆重化。我的工作地點附近在年底時,常會看見接新娘的儀式,那輛古老的花車基本上每星期也會出現,我有理由相信那些儀式都是千篇一律,查實亦是如此。沒有信教的也會找個特別婚禮場所,以求可以有教堂的氣氛;有信教的也加插了不少原本不會在教堂內出現的情節。到了晚宴,又是煙花、樂隊、由小到大的powerpoint介紹,彷彿就算把別人婚禮的那套powerpoint用上了,也只是那些人頭不同,但原來已付了相當的費用給甚麼婚禮統籌公司。
隆重的婚禮不是錯,錯的是沒有能力的卻跟別人一樣。有收入相當豐厚的男女選擇在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到婚姻註冊處註冊,只請來較要好的同事及親友,再在晚上於酒店吃晚飯。他們是負擔不了嗎?當然不是,只是想一切從簡。亦有男女本身的經濟只容許簡單的婚禮,也是找一個星期二的下午於婚姻註冊處行禮。前者沒有穿婚紗,只穿一套很好看的衣服;後者有穿婚紗,同樣找來了要好的親朋好友觀禮,晚上到酒家吃飯。
閒話家常接受祝福
有朋友的婚宴只是在酒店的中菜廳擺五圍的晚飯,約八時開席,請來長輩的親友,以感謝他們自小以來的照顧。婚禮沒有powerpoint,沒有那些古怪的遊戲,沒有司儀,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閒話家常,讓新人接受其他人的祝福。
身邊不少朋友也選擇簡單的婚禮,這批人的經濟能力其實相當強。另一方面,近年不少年輕人選擇在高級的酒店舉行婚禮,尤其是一些金融系、專科畢業的學生情況更為普遍,否則難以向其他人交代。
觀乎這股趨勢的盛行,勢令簡單的婚禮變成一股難得的清泉。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