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誰是耶倫? - 利世民

利字當頭:誰是耶倫? - 利世民

伯南克接任聯儲局之前,我記得有場辯論。有人話,伯南克一個人未必可以改變聯儲局,我就認為,這個通脹鴿派,好大可能破壞聯儲局一直以來的運作方式。
格林斯潘年代的聯儲局,沒有寬鬆抑或緊縮的取向;每次議息,大家都要解讀聲明裏的玄機。上任頭一年,伯南克也曾經想過將鴿派的形象淡化。不過,一場金融海嘯,根本地改變了整個制度。

義無反顧貨幣寬鬆

歷史沒有如果。沒有人說得準,如果由格林斯潘繼續執掌聯儲局,究竟具體政策會否不一樣?不過,可以肯定,由鴿派話事,對貨幣寬鬆政策,肯定義無反顧。
伯南克上任之時,口裏說最大的改變是要將溝通透明度提高。今天,大家知道,所謂溝通透明度,其實是經濟指標和政策的預期時限。伯南克未卸任,已經有不少人提出,這種時限性的政策指引構成的理性預期,反而令到央行政策效用大減。
耶倫(Janet Yellen)是接任伯南克的大熱人選。我叫她做「精叻姐」。此女子曾是克林頓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小布殊上台, 精叻姐和經濟學家Alan Blinder合著了一本《The Fabulous Decade》;內容大意是九十年代的央行政策其實有點不確定,但是平衡預算和相對的低息,才是增長的宏觀因素。
低息。無錯,這兩個字大家要記着。
另外, 耶倫和她的丈夫George Akerlof在九十年代提出了Fair Wage-Effort Hypothesis。按照這個理論的推演,市場上無論如何都會出現一定的失業,因為工人想像中的工資,總會比市場價格高。如果像她所講那樣,貨幣政策要將失業率計算在內,恐怕通脹目標的上限彈性,將會是無限大。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