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越南難民獲發港身份證

逾千越南難民獲發港身份證

【特稿】
1975年,歷時25年的越戰結束,北越軍統一越南後展開連串清洗行動,加上戰後政權不穩、社會持續動盪,觸發大批越南人逃亡往附近國家或地區。當年首批越南難民隨丹麥貨輪長春號抵港,全數獲收容,開啟了越南難民湧港的序幕。1979年爆發中越戰爭,更加速難民潮。
泰國、馬來西亞及美國等地於70年代末開始限制或禁止難民入境,加上不少越南人誤信成功抵港就必定能留低,香港成為最大的難民收容港。偷渡來港的越南人被歸類為經濟難民(俗稱船民),港府直到1988年才透過香港電台發放越南語廣播,澄清凡以非法途徑進入香港的人均會被遣返,意圖阻截越南船民。
由1975年至2000年間,香港共接收20多萬名越南人,其中約14萬人被轉送到外國,近7萬人被遣返越南。港府於1995年起向仍滯留在港的千多名越南船民發出身份證,准許他們居留,並於2000年正式關閉所有難民營。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