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瑞信推介希慎興業(014),即日升1.8%至36.15元。報告指蘋果店下月在希慎廣場開幕,料趕及聖誕的銷售高峯期,又指香港零售額明年1月將恢復增長,人民幣升值、穩定的政治環境、高基數效應緩和等都有利希慎,評級由中性升至跑贏大市,目標價由36.40元升至42.30元。
全世界每平方呎計,最賣錢的店舖是甚麼?珠寶、首飾定鐘錶?答案係蘋果店!根據美帝調查機構,蘋果店全年每呎銷售47190元,排第二嘅珠寶商Tiffany都只得23532元,而美國賣衫平均只賺到3120元,叫做買到部iPad。同樣數字在港未必一樣,但比例應該相似。
市民行完街舖即閃
不過蘋果賺得多不代表希慎有份,要天字第一品牌落戶,商場恐怕要開出優厚條件。據指希慎廣場新店平均每呎月租低至150元,即平均全年僅1800元,對蘋果來說輕易交租。
本欄相信,誠品概念是真,蘋果概念是假。因為蘋果店開在大街,買完可閃;誠品開在頂樓,焗住要行。而且誠品被本地文化人美化為「文人淨土」,就算不及台灣總店也總會路過一逛;蘋果則被指為霸權難捧,而且做得蘋果迷,一直已擁抱消費,較諸誠品可以開拓「自命清高不消費文人」的市場,沒有開疆闢土的功能。本欄宣判:唔跟!
高明
http://www.facebook.com/AppleK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