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蔭權長子、瑪麗醫院外科醫生曾慶衍,捲入懷疑醫療事故。53歲的洪先生因患肝內膽管結石,電腦掃描顯示右肝有陰影,瑪麗醫院懷疑他患膽管癌,建議切除右肝,手術由曾慶衍執刀。術後化驗結果卻顯示,事主並無患癌,陰影僅為肝疤痕所致。他批評醫院粗疏誤診,「腫瘤與疤痕差好遠,無理由分唔到」,無辜失肝工作能力大減,決心向醫管局追討賠償。
部門醫生討論建議切除
洪先生去年4月初先後多次胃部附近感痛楚,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醫,醫生僅診斷為普通胃痛。其後他在深圳醫院檢查發現有肝炎,4月中再到瑪麗求診。該院外科部門接手治療,檢查後證實他膽管有石,進行內窺鏡清除及放置支架。超聲波復檢再發現右肝內膽管及膽囊有結石,電腦掃描更顯示右肝有約3.8厘米大陰影,懷疑是膽管癌。
雖然事主的血液報告一切正常,但部門醫生團隊討論後仍高度懷疑他為膽管癌,建議進行右肝切除。門診醫生6月中向事主講述治療方案,建議他到私家醫院進行正電子掃描檢查,「我問醫生係咪做多個檢查可以唔使切,佢話唔係,咁我梗係唔做啦,萬幾蚊唔係細數目」。事主6月底接受手術,執刀醫生為該院外科副顧問醫生曾慶衍。
洪先生術後被轉送東華醫院,7月中出院。他說,東華醫院醫生向他講述病理化驗報告,指他並無患癌,只係肝有疤痕才有陰影。「我質疑瑪麗做手術太過倉卒,佢竟然話呢家證實唔係癌仲開心。」事主任職地產經紀,術後身體機能退化,腎功能亦受影響,不能行太快否則會喘氣,現時要轉做售賣一手現樓,但入院至今根本無「開過單」。現時僅靠底薪維持生計,無法負擔家庭開支,過去半年要借錢度日。瑪麗醫院表示,考慮到事主是乙型肝炎帶菌者、有膽石及其他臨床表徵,醫生一致建議切除右肝作為治療方法。切除部份肝臟亦是處理肝臟內有膽石、肝臟發炎及膽管有膽石的合適方案,強調事主術後康復進度理想,被切除的肝臟已經再生,膽管亦無任何遺留膽石。
應先向病人作清楚解釋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事件中醫生與病人溝通或出現問題。「驗血同掃描結果不一致,應向病人清楚解釋。」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若病人不想單靠電腦掃描檢查切肝,可考慮做針穿刺抽取細胞樣本化驗,但可導致出血、刺穿肝臟、或癌細胞會隨刺針擴散至其他地方。
病人被誤割肝事件簿
2011/4月初:事主胃部附近有痛楚,多次到瑪麗醫院求診,醫生診斷為普通胃痛,僅處方胃藥
2011/4/12:在深圳期間胃附近劇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肝發炎,超聲波檢查證實有膽石
2011/4/18:再到瑪麗醫院急症室,出示深圳醫院醫療報告,醫生才安排入院進一步檢查
2011/5/3:在瑪麗醫院接受內窺鏡檢查,同時取出膽石及放入膽管支架
2011/5/6:超聲波檢查再發現有右肝內膽管結石,膽囊亦有結石
2011/5/31:電腦掃描發現右肝有陰影,醫生懷疑為膽管癌
2011/6/3:醫生解釋電腦掃描結果,稱會由醫生團隊決定治療方案
2011/6/7:醫院部門開會討論個案,建議切除右肝
2011/6/17:醫生建議進行正電子掃描但拒絕,遂建議進行切肝治療
2011/6/29:進行切肝手術,醫生為曾慶衍
2011/7/14:化驗結果證實並無腫瘤,陰影部份是肝纖維化有疤痕導致,被安排出院
資料來源:投訴人洪先生及瑪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