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逃生槌及兒童救生衣<br>海難為鑑新渡輪提升裝備

增逃生槌及兒童救生衣
海難為鑑新渡輪提升裝備

【本報訊】柴灣道車禍引起市民對公共交通工具駕駛者健康的關注。新渡輪表示,明年起將調整年滿50歲的正副船長體檢項目,包括考慮加入心電圖檢查,確保船長身體狀況適合駕駛船隻,會再徵詢醫生意見。因應十•一海難,新渡輪亦已提升救生設施,包括在渡輪窗旁增設逃生槌,並將兒童救生衣比例由5%提升到8至9%。

記者:鄭啟源

目前新渡輪經營中環至長洲等5條航線,每年會要求年滿50歲的正副船長接受體檢;60歲或以上更須接受心電圖檢查。新渡輪指,鑑於柴灣道意外以及渡輪載客量較巴士高,於是決定明年起調整正副船長的體檢項目,考慮要求所有年屆50歲船長接受心電圖檢查,但需徵詢醫生意見才能落實。
最近渡輪上已陸續增加安全設備,如在玻璃窗旁增設逃生槌,及增加救生衣數目。碼頭亦有添置後備救生衣,若個別航班有較多小孩乘坐,可按需要增加兒童救生衣數目。

促成立燃油穩定基金

新渡輪又指,渡輪業正出現青黃不接,該公司超過半數船長年齡已屆50歲,最老船長為62歲。現時3%至5%前線職位人手短缺,主要是水手等基層職位。新渡輪憂慮,三至五年內人手老化勢將加劇,行內將出現大規模挖角潮,引發大幅加薪,對票價構成壓力。業界早前與海事處及航海學校商討後,航海學校已承諾在一至兩個月內,就開辦本地航線課程設定時間表,鼓勵新血入行。
通脹下,公共交通服務加風四起,不過新渡輪指,公司因已進行燃油對冲,受油價影響較輕,只要載客量穩定,預期屬下航線在2014年經營期屆滿前,未必需要加價。惟燃油佔整體成本四成,油價波動對票價有一定壓力,建議政府考慮為渡輪業成立燃油穩定基金,由政府購買燃油,再以固定價格售予船公司,若燃油價格回落,政府可將差額撥入基金,紓緩票價上升壓力。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則對機制有保留,指船公司方案等同將燃油成本波動風險,全數轉嫁政府及納稅人,對市民未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