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振英政府堅持於大埔龍尾興建人工泳灘,但「守護龍尾大聯盟」翻查14年前政府和臨時區域市政局會議文件發現,當年政府反對興建泳灘,更列舉五大反對理由,包括潮漲時沙灘面積小、沙粒大量流失、影響汀角紅樹林生態環境、工程造價貴及擬建的停車場選址容易被村民佔用。大聯盟批評政府「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立場竟然180度轉變,簡直荒謬。
記者:譚靜雯
龍尾人工沙灘工程快將上馬,逾200種海洋生物面臨滅頂命運。大聯盟昨召開記者會,公開政府十多年前反對在龍尾建泳灘的文件。該份文件是1998年5月12日,政府和臨時區域市政局康樂體育事務委員會會議的討論文件。
文件開首就列出五大反對理由,表明政府不贊成在龍尾建泳灘,首先指龍尾現址只是一幅狹長土地,潮漲時石灘大部份地方會被海水淹蓋,實際可用面積極少;建造人工泳灘更會令沙粒大量流失。文件更提到泳灘鄰近汀角紅樹林,面積達8.8公頃,為香港僅存的第三大紅樹林區,更被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建泳灘極難避免對附近自然生態造成不良影響。
另一個反對理由是興建泳灘涉及龐大費用,當年初步估計工程總費用為9,350萬元,仍未計算收地等賠償,而新泳灘需增建停車場,但選址可能需要填海,或容易被附近村民佔用。但當年大埔區委員會經討論後並無採納政府意見,更通過動議要求政府立即進行第一階段的可行性研究。
民建聯施壓擴闊汀角路
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兼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稱,文件證實政府當年已經反對建人工泳灘,是05年前特首曾蔭權拍板後,政府立場才180度轉變,「政府當年反對理據同我地家相類似,曾蔭權拍板後所有政府部門就歸邊,好明顯有地產利益喺背後」。大聯盟要求梁振英政府當機立斷,即時推翻這個政治決定。
政府一意孤行要建人工泳灘,近日大埔區議會多名議員包括民建聯,不斷向政府施壓要求擴闊汀角路,由現時雙線雙程,擴闊至三線或四線。大聯盟成員兼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明反對,因為擴闊汀角路將會犧牲長約三公里的單車徑,或沿路兩幢三級歷史建築,「家條路好窄,一喺要填海影響約1.7公里嘅海岸保護區,一喺要鏟走單車徑」。一批單車愛好者將於下月9日發起單車遊行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