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鏡檢查死亡率萬分之一

氣管鏡檢查死亡率萬分之一

【專家之言】
氣管鏡檢查屬於入侵性檢查,醫生將氣管鏡伸入氣管後,透過鏡頭觀察氣管內情況,然後用直徑1.4毫米的鉗,將有問題組織箝出來化驗。病人一般會有輕微出血,但會自行止血;做氣管鏡的死亡率只有一萬分之一。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冰表示,若病人肺部有陰影或有咳血,醫生會進行氣管鏡檢查,以確定病人是否肺部有腫瘤,或氣管內有其他問題。氣管鏡直徑5毫米,經口或鼻伸入氣管內,會看到氣管內哪處有不正常組織;再伸出一個直徑1.4毫米的鉗,箝出不正常組織。

「係活組織先會出血」

林又指,每當箝出有問題的組織時,病人一定會少量出血,「係活組織先會出血,如果係壞死組織就唔會出血,但箝出嚟都冇用,化驗唔到係乜嘢」。大部份情況下病人會自行止血。若病人一向要服食影響血凝固的藥,則要在檢查前停止,以免出血時難以止血。
林指,氣管鏡也可用來檢查肺部是否有腫瘤,箝出肺部有問題組織化驗,因有問題組織可能同時連接胸膜,當箝出組織時,會弄穿胸膜,造成氣胸(俗稱爆肺)。每100名接受氣管鏡的病人,有2至3人出現爆肺併發症,但一般情況輕微。
若檢查期間氣管內大量出血,醫生最重要保持病人呼吸道暢通,如右邊氣管出血,便要保持左邊呼吸道暢道,令病人能保持呼吸。另有醫生指,出血機會有五百分之一。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