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究所向中大致歉

浸大研究所向中大致歉

【本報訊】浸會大學《香港藍皮書》醜聞調查尚未結束,出版該書的當代中國研究所周一突然發表聲明,向中文大學致歉,又指事件源於「審編疏忽」。浸大教職員工會質疑研究所搶先道歉聲稱疏忽,明顯企圖自製下台階,擔心校方調查草草了事,最終無人問責。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主任梁美儀表示上周五接獲有關聲明,但不接受審編疏忽的解釋。

聲明指對於《藍皮書》內容稱「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研究所「注意」到該陳述「有不正確之處」,因此「願意收回」,這段句子不會在中英文「再版」出現,「因本研究所審編疏忽而對中文大學造成的誤會及嚴重影響,我們深表歉意。」

研究所承認薛鳳旋(右)主編的《藍皮書》有「不正確之處」;旁為范徐麗泰。資料圖片

等同摑校方一巴

浸大校董會主席王英偉表示,調查委員會正搜集資料,希望盡快完成報告,但強調研究所的聲明「只代表研究所的立場」。梁美儀昨回應本報查詢時指,藍皮書對中大通識教育的不實指控最少有三點,包括收受美國基金利益、教材由該基金協助撰寫及課程由該基金主導,希望研究所詳細澄清何謂「不正確之處」,也不相信此事僅屬校對錯誤,「呢段嘢唔單止有不正確之處,而係全部內容都唔正確」。
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稱,校方調查已屆尾聲,研究所在調查未結束就發聲明,「已經摑咗校方一巴」,「可能佢知結果唔好,認錯先,等報告出咗冇咁難睇」。他又指《藍皮書》對中大的指控毫無根據,研究所不能以疏忽為由輕輕帶過,「佢想製造下台階兼且轉移視線,因為疏忽唔算重罪」。杜指校方的調查重點不應針對指控是否失實,而是檢討出事原因及學術評審機制,「點解突然發狂咬人?定特登咬?點樣避免再發生?如果最後冇人需要負責,公眾好難接受,咁同打人一拳話sorry有乜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