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學徒私房閱讀】一切都得從卡夫卡的《變形記》(圖)說起。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一天早晨,葛雷戈.桑姆薩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大得嚇人的害蟲,硬如鐵甲的背貼着床……」它不是恐怖科幻,不是怪談述異,卡夫卡以平實筆觸,白描尋常不過的早上與準備上班的葛雷戈。沒有原委,醒過來就成為蟲,還要是害蟲,卡夫卡真毒。誰不是從不安的睡夢中醒過來準備上班呢?更要命的是,變成大害蟲的葛雷戈擔心的並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如果趕不上火車,老闆就會大發雷霆」。救命!在剛成為上班族的日子,《變形記》恍如詛咒,字裏行間的氛圍無比鬱悶,薄薄的一本,卻有股顛撲不破、橫蠻、不能忽視的殘酷力量,教看的人連自憐都來不及就被說不清楚的東西吞噬掉,換一個網路時代的說法,就是跟電腦當機無異樣。
後來每逢有人向我埋怨工作辛勞,我就歹毒地勸他看《變形記》;有人因此一頭栽進文學,以尋求更大的慰藉;有人從中徹悟,逃離職場,踏上自我尋覓之旅;有人給嚇過了頭,立志在被變成大害蟲之前當上老闆,認為那或許是一線生機……這都是後話。有一次,就是歹毒地想要人家看《變形記》,甚至專誠往書店去為對方找回來,卻從書架上抽出了另一本《變形記》。
那是奧維德的《變形記》,根據古希臘羅馬神話寫成的200多個大小故事,在這些故事裏,人、英雄、神,由於種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甚至是石頭;偷窺阿特密斯女神出浴的獵人阿克泰翁在逃遁時變成鹿,被自己帶來的獵犬咬死;紡織手藝超卓的阿拉克妮因為傲慢,得罪了傳授她技藝的雅典娜女神,最後被變成蜘蛛。逾越、救贖與懲罰,都是神話。神話是古代人對應現實、安頓靈魂、撫慰情感、探索因果的方法;看似遙不可及,卻似曾相識。一扇窗戶就此打開,我從神話之中窺探、掌握了故事的「原型」;「變形」無處不在,從冷戰時期美國漫畫裏的超級英雄到《千與千尋》中被污染的河川白龍,變形具像呈現出角色潛藏超越軀殼局限的慾望與力量,最終無論悲愴或狂喜,其實都與神話中被謫的天神一脈相承。
沿着神話,我體會到納博科夫在《文學講稿》中說的,「好的小說就是神話」。羅洛梅在《哭喊神話》中思辨,歌德寫《浮士德》,是為啟蒙時期和工業革命後的同代人所寫的神話,《大亨小傳》則是美國人在爵士時期的神話。回頭看卡夫卡的《變形記》,終於明白,卡夫卡不止寫出了一本文學經典,他並且為上世紀初的上班族寫出了一則「死於上班與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神話;由於無力應對現實,變身成為龐然的害蟲,不過總算將世界阻隔在外,絕望之餘,卻是安然與絕對真實的自我相依相伴。
現實令人無計可施,或許,我們都應該來一下變形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