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年有數不清的火車模型拍賣會,一列小小的火車,成交價可高達十數萬元。火車模型手工精巧,收藏價值高,它們不單純是一件擺設,還會發出轟隆轟隆的聲響,模擬以蒸汽運行的機械結構甚至排出濃濃的煙霧,尤其早已功成身退的蒸汽火車,直教火車迷李竟成着魔,收藏火車模型30年,藏品逾千件,只要他從「藏寶箱」取出寶物,裝好路軌,老火車風采就會重現眼前。
現年60歲、從事銀行業的李竟成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火車模型迷,踏進他的家,百多盒火車模型佔據了大半張梳化,不夠空間擺放,他索性去租一個迷你倉放置,光是火車頭就超過200件,車卡至少800個,林林總總的收藏保守估計超過1000件,最貴的一件收藏價值3萬多元。
李竟成自十多歲就迷上火車,讀中學時他最愛到尖沙嘴的東方模型(現已結業)看火車,那時一套火車套裝要54元,但六、七十年代香港普遍人工也不過300多元,火車模型絕對是一項奢侈的玩意。到後來投身社會,他在報紙上看到模型玩具店的廣告,經濟上又負擔得起,自此就開始買火車模型來收藏。貴價的火車模型一般像真度都極高,蒸汽火車、柴油火車注滿油後不僅會走動,還會如真車般發聲、甚至噴煙。車身一般都是銅製或塑膠製,大部份銅車都是限量生產,所以最具收藏價值,價錢也相對較貴,比例1:87的動輒都要幾千元一部。
熟讀火車發展史
迷上火車模型,就是喜歡它的機械性,它不只是一件擺設,還可以駁上電源,連接路軌、車卡,再配上造景,恍如一個迷你城市,任由火車在鬧市中穿梭往來。「火車放在鐵道上我可以全盤控制它的前後進退,它有感應器、有磁石,可以玩出真車的味道,但模型巴士,模型汽車就通通不能,極其量只是一件擺設。」他幾乎每天都會上網瀏覽有甚麼新款的火車模型推出,又不時委託身在外地的朋友代他購買當地的限量版,訪問當天剛巧有郵差速遞了一箱模型到他家,我好奇一問他又買了甚麼新寵,「買得太多,我也弄不清了。」
他還會仔細研究火車的歷史,家中有不少關於鐵路的電影、書本和雜誌,不同國家不同型號的火車,以至它們的歷史演變,他都瞭如指掌,「就以德國火車為例,大致可分為一至六期,一期就是最舊的,三期就大約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六期就屬於近代。」火車型號與車身設計都有關係,對此他也有研究,「例如EH200,E代表Electronic,H代表8個車輪,8個軸(因為H是第8個英文字母)。」他又教曉我不是所有在鐵道上行駛的都可稱為火車,必須要有車輪才可歸類為火車,「所以磁浮列車不算是火車,它是靠磁浮力推動,行駛時沒有接觸地面的。」
火車歷史悠久,他只喜歡有車頭的傳統火車,即全靠車頭產生動力去推動尾隨的車廂行駛。蒸汽火車模型也合他的心意,「行走時會看到車轆郁動、看到運杆,發動時又會噴煙,始終男性都是喜歡機械性的東西。」
多年前他與一群火車迷朋友成立了一個名為「運轉會」的組織,大約每半年就會租一個大型康樂室,合力砌一個大型造景,讓火車在「城市」中穿梭,互相展示各自的新收藏。玩火車模型最大的樂趣不僅在於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分享心得,更重要的大概是可以滿足他們的佔有慾,「真正的火車在現實中無法擁有,但玩時我卻可操控一切,那種感覺是其他收藏無法給予的。」
Micro-Metakit E49 約$23,800
德國製的E49蒸汽火車,限量出產50架,依照德國火車系統(DB)製造,全車以銅打造,不論燈光、車頂電纜或車輪轉杆都造得一絲不苟,行車時車廂內的燈光可使用數碼遙控開關。
KATO EH200 約$30,000
限量版韓國製日本電力火車,只在日本境內售賣,李竟成請朋友在當地為他搜羅。全銅製,全人手製造,電纜、喉管、電線均用人手屈曲成形,由於工序極之繁複,所以價值不菲,是最名貴的收藏之一。
Tomix EF510塑膠製火車 約$4,000
韓國製,外殼是塑膠,但車身內膽則以銅造。車頂電纜可升起,手工精細,現時塑膠火車模型的質素越來越高,足以媲美銅車。
KM1 Modellbau BR62 約$30,000
1:32的火車頭是李竟成另一最貴收藏,行駛時有聲響,注油後更會有真煙噴出,煤箱內還附有真煤,像真度極高。其他牌子的火車頭一般索價10萬元以上,這款相對「抵玩」。